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蓬江上巷村:以 “五个好”“五个一”带动强村富村

     时间: 2023-10-24 17:30:00               文档来源:南方日报、中共蓬江区委组织部


10月24日,《南方日报》整版聚焦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蝶变发展之路,推出报道《蓬江区上巷村以 “五个好”“五个一”带动强村富村 念好“凉瓜经” 过上甜日子》,以下为原文转发。


“岭南百景”叱石山下,泉水潺潺,灌溉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杜阮凉瓜。此凉瓜与众不同,碧绿翡翠,爽脆无渣,远销全国各地。

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是杜阮凉瓜的核心种植村。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强村、产业富村”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凉瓜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安居,从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变成“村美、民富、业兴”的示范村,先后获评广东省“一村一品”专业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

上巷村的蝶变发展之路,要从“五个好”“五个一”讲起。


选好头雁 建强一个堡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蓬江区选优配强农村头雁队伍,多名敢闯敢拼、踏实肯干的“80后”年轻党员成为村“两委”干部,黄梅芳就是其中一员。

2017年,黄梅芳被党员群众推选为上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成为杜阮镇首位农村党组织女书记。在她的带领下,上巷村通过书记带班子、支部带队伍、党员带群众,美化环境,发展经济,推动乡村振兴。


杜阮镇上巷村


2019年,杜阮镇启动美丽乡村示范点创建。上巷村积极抓住机遇,班子群策群力、带头行动,争取党员群众支持,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

“上巷村要第一批完成清拆整治工作,成功争创示范点,让镇里的资源下沉到村里。”黄梅芳的动议得到了班子的大力支持。“我负责入户联系发动群众”“我联系年轻人来帮忙”“不愿意拆的,我再去做工作”“我联系清运公司及时拉走垃圾”……“两委”班子在村头巷尾边走边议,党员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老党员袁银妹主动拆除了自家门前的闲置房,“看到村干部每天挨家挨户动员,我也要做点什么。”


党员在合作社挑选分拣凉瓜


党员和群众携手共进,在上巷村每一处都能看到。

2021年,上巷村组建凉瓜合作社党支部,把支部建在产业上,让大家团结在了一起。现如今,党员种植户黄日安和农户每天一早就开始摘瓜,天刚亮送到了村合作社。合作社内,党员黄成业带着几名村民分拣、称重、装箱,忙个不停。黄梅芳负责对接订单,每称够一车货,她都会联系顺丰速运快递员进村揽件。“几年前,是梅芳带着我们一起装箱,现在订单量上来了,她就专门负责对接联系。”黄成业说。


上巷村民在田间培育凉瓜


下好苦功 蹚出一条新路

很难想象,如今的“凉瓜村”“网红村”,曾是经济薄弱村。上巷村底子薄、资源少,以前村民主要依靠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为生。上任党支部书记后,黄梅芳与村干部下田入户,多方征求村民意见,深入研判分析,逐步厘清了发展思路——将杜阮凉瓜这张名片用好,发展凉瓜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但很快,上巷村就面临了新难题。“凉瓜销路少、价钱低,没有补贴,还辛苦,不如去打工。”一些村民反映。为解决难题,上巷村重新组建了凉瓜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党支部+农户”的模式,以“统一代销、统一收货、统一挑选、统一结算”带动农户种植。


上巷村“一村一品”凉瓜种植基地


思路办法有了,还要下一番苦功。“有时,一整天对接供销商都在吃闭门羹,晚上还接到十几名村民来电,问明天的瓜找到订单没。感觉很无力、很彷徨,瓜烂在田里怎么办?”黄梅芳说,“只能连夜再把供销商联系一遍”。

销路打不开,关键还在于凉瓜运不出去。为解决销路和运输两大难题,上巷村率先加入杜阮凉瓜产业链党委,与顺丰速运党组织结对,既拓宽销售渠道,还把物流成本降低了25%,实现凉瓜产销一体化。

随着销路的打开,几年间,上巷村凉瓜产业越做越大,种植户由原来的26户增至68户,种植规模由零散种植扩大到135亩,年产量提高到10万斤,销售价格上升到每斤15元左右,规模效应开始显现,村民收入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7年约140万元提高到2022年的32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凉瓜村”。


上巷村“一村一品”凉瓜种植基地


用好资源 打造一批产业

周边的几条村都在种凉瓜,上巷怎样才能脱颖而出?盘活各方资源力量,打造上巷特色品牌,做大做强“凉瓜经济”,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这是上巷村给出的答案。

第一产业方面,上巷村积极帮助种植户稳产增收。村里邀请农业专家与种植户结对,传授选种、育苗、施肥、病害防治等技术,引导大家科学化、规模化种植。同时争取专项资金,搭建约60亩种植大棚,打造连片的现代化凉瓜种植基地,预计产量将提高50%以上。


上巷村凉瓜


第二产业方面,上巷村创新探索出凉瓜茶、凉瓜面、凉瓜饼等特色周边产品,开办凉瓜小馆,打造线下展示展销平台;举办农村电商培训班,邀请学校电商专业师生到村直播带货,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盘活旧厂房、旧物业,引进“凉瓜宴”田园餐饮等企业,延长产业链。


上巷村凉瓜小馆


第三产业方面,上巷村率先成立产业服务有限公司,依托叱石山风景区、杜阮凉瓜田园综合体等周边文旅资源,拓展经营范围,引进多元业态,壮大村集体经济。此外,上巷村还绘制上巷美食旅游地图,举办每月乡村市集、歌唱比赛、农民运动会等活动,引入喜杜茶档、凉瓜外婆茶、书吧咖啡馆等21家特色小店,着力打造“彩虹道”商饮一条街,吸引周边游客、带旺乡村人气。

上巷村还盘活土地资源,推动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田间体验等转型。同时引导村民转变理念,开发特色生态园共400多亩,种植茶子柑、凤眼果、沃柑、龙眼等经济作物和紫花风铃、玫瑰等观赏植物,经营农家乐。上巷村还深挖上巷乡土、村落、民俗等文化,用好“边角料”,引进资本把6000多平方米闲置古村旧房打造成特色民宿。


上巷村乡村市集


守好初心 践行一份情怀

从村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着手,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上巷村坚持发展成果人人共享,让“惠从党来”深入人心。

“以前因为停车难,很多食客嫌麻烦,现在路修得很好,多了很多停车位,人多了,生意也好了。”村里广志美食老板志叔说。

近年来,上巷村大力实施进村主干道美化工程,增设村口景观标志,打造进村“彩虹道”,沿路增设小公园、停车位;探索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上巷模式”,在每户门前放置“两分类”垃圾桶,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制”,把“垃圾分类”“门前三包”等写进村规民约;建立每月“全村义务劳动日”制度,联动结对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发动党员群众,携手清理大街小巷、房前屋后的杂草杂物。


上巷村口景观标志


既要环境宜居,也要服务到家,乡村振兴为人民,上巷村始终保持这一份初心。

蛋糕、水果、气球,在上巷村党群服务中心,数十名老人围坐在一起,唱歌聊天,还收到了村党支部送的小礼品。这是上巷村每月举办的长者生日会。“活动已经连续办了3年,我印象最深。”70多岁的村民玲姨说。


上巷村长者生日会


这些年,上巷村升级打造450平方米的村党群服务中心,配套建设党建广场、水上书吧等,常态化举办唱歌舞蹈、美术书法、亲子学堂、节日演出等活动,推动阵地实体化功能化;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发动34名青年党员认领护村平安、政策宣传、爱心互助、劳动致富等岗位,发挥所长联系服务村民;为200多名60岁以上的长者建立健康档案卡,安排家庭医生定期上门检查。


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上巷模式”


做好规划 绘就一张蓝图

“最近,杜阮凉瓜田园综合体旅游区旁的上巷村乡村振兴建设用地项目已经获批。我们计划盘活该处闲置楼房,引入运营企业,逐步打造集田间体验、研学游玩、饮食购物、农产品展销和加工、农户培训等一体的凉瓜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对于未来的发展,黄梅芳思路清晰、信心满满,“经过两届任期努力,未来要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翻两番,突破800万。”


上巷村乡村歌唱比赛


对于上巷村未来的规划,现在,还可以问一名青年人才——新上任的上巷“乡村CEO”黄浩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段时间,上巷村广招贤能,吸引了一批学历高、有经验的产业运营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返乡,在村产业服务有限公司任职,黄浩强是其中之一。

上巷村需要一个品牌形象,让人记住。为此,黄浩强设计出一家六口的“上巷之家”凉瓜卡通形象,踏出产业品牌化宣传的第一步。据悉,今年是该公司运营的第一年,预计年度收入达50万元。


一家六口的“上巷之家”凉瓜卡通形象


“接下来,公司将在流量推广、品牌打造、招商融资、数字化运营等方面积极探索,打造生态农场,引入餐饮小店,办好乡村市集、研学体验、艺术下乡等活动,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黄浩强表示,“还将加强与合作社、种植户的对接,开拓凉瓜预制菜加工等,带动村民增收;成立富民工坊,帮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如今的上巷村,正乘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东风,党群携手奋进,一年接着一年干,朝着乡村全面振兴大步迈进。


上巷村水上书吧

相关附件:
./t888766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