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首页版块 > 要闻速递

不断提升海洋贸易韧性和活力!推动“江门制造”更高水平“走出去”

     时间: 2023-10-30 09:00:00               文档来源:江门日报

江门,大江门户。这个在明朝便成为中国最早的“国际贸易港”之一的地方,与海相伴,孕育出深厚的海洋文化、侨文化。华侨先辈在此扬帆出海,拼搏奋斗,中西文化的交融让江门贸易客货航运交流日渐升温。古往今来,江门依托家门口的一片“深蓝”,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推动海洋强市建设强势破局,在打造海上新江门上实现新突破。如今的江门,正发力推进“六大工程”建设,撬动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激发海洋资源潜能,不断提升海洋贸易韧性和活力,推动“江门制造”更高水平“走出去”,塑造我市参与国际经贸合作新优势,奋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


推动海洋强市建设强势破局,在打造海上新江门上实现新突破。郭永乐 摄


加快打造国际贸易便捷通道

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江门的海洋贸易发展注定不简单。元末明初,那时的江门墟是西江主要商品集散地之一。1902年,江门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航运兴盛,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继续上演“千船如蚁集江边”的繁华景象。   

江门人较早“睁眼看世界”,一批又一批华侨先辈在这里登船离乡,走向世界。后来,他们把英国水泥、德国彩玻、美国钟表等漂洋过海带回来,建了碉楼;老华侨行李箱里的留声机、黄油、咖啡、西装等也让江门一度成为时尚届的“弄潮儿”。以侨为桥,不少侨商把家乡的茶叶、葵扇、陈皮等通过海上运输带到世界各地。众多华侨华人成为江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也是江门扩大对外开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江门丰厚的海洋资源,犹如“蓝色摇篮”,数百年间孕育出包容开放的城市底蕴,见证着这座城市日益繁荣的对外贸易。时至今日,对外贸易仍是江门经济的重要命脉。过去20年间,江门海关监管进出口货物从541.3万吨/年增加到2549.3万吨/年,增长3.7倍;江门市进出口值从485.9亿元/年增加到1771亿元/年,增长了2.6倍。今年9月,江门外贸出口额126.6亿元,同比增长11.2%,比全省同期高10.3个百分点。

滔滔江海,生生不息。江门具有滨江临海的双重优势:拥有3个沿海港区——广海湾港区、恩平港区、新会港区,4个内河港区——主城港区、开平港区、台山港区、鹤山港区,航道总里程1118公里,其中内河航道999公里(高等级航道252公里)。依托这些航道,江门上可通往广西、贵州等地,下可达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及港澳。回顾历史的长河,从长堤边到西江的北街码头,再到高沙、高新、公益、三埠、鹤港、天马等作业区相继建成公共集装箱码头,我市集装箱码头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成了江门外贸联结世界的主通道。


“大湾区组合港”模式“江门高新—深圳蛇口”航线开通。凌学敏 摄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城市,今日的江门发展速度更快了——组合港模式于今年顺利开通,让江门港等支线港共享枢纽港作为国际大港的资源,把国际港“搬”到了“家门口”。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大广海湾开发,谋划建设江门大广海湾粤港澳合作高质量发展国家级平台,其中提到“进一步谋划大广海湾10万吨级深水港码头”。今年2月,江门市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远期将围绕广海湾深水港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特大港口。   
在陆运支撑方面,江门先后开通广珠铁路江门站—盐田港海铁联运班列、“江门号”中老国际货运班列、“江门号”中欧国际货运班列。不久的将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陆续建成通车,四通八达的陆路网将与各港口资源互相连接成庞大而快捷的“动脉”体系。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建设现场。


靠海而兴,江门正加快打造国际贸易的便捷通道,推动“江门制造”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加快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海洋贸易故事不断更新

20世纪初,一些关心家乡建设、怀揣“实业报国”理想的侨胞回到江门,从海路运来机器设备,兴办造纸、粮食加工、机械加工等轻工业,生产的机制纸张、五金制品、日用百货等商品又通过海路对外出口,工业发展把江门对外贸易推上了一个新高度。

这些传统产业凭借质量和价格优势,经受住市场考验,至今仍是江门对外贸易的中坚力量。以家电产业为例,家电产业链作为江门15条重点产业链之一,产值规模已经超500亿元。咖啡机、留声机、麦克风等曾经的“舶来品”已转化为“江门制造”,在广交会上一一亮相。


广交会上,客商参观安德激光智能装备摊位。凌学敏 摄


过去,江门进口国外高端机械、设备;现在,激光智能装备、船舶、特种光源、电动新能源等产品在“家门口”起航,走出国门,用自己的技术惊艳天下客。这背后,江门依靠的是工业立市根基。江门正加快发展省布局的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高标准建设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大型产业集聚区,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硅能源等15条重点产业链蓬勃发展,不断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江门海关助力货物通关。图源:江关宣   


随着RCEP正式生效,面朝大海的江门抢抓机遇,布局大型产业集聚区南组团,主攻与港澳、RCEP成员国对接。成立全国首个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举办首届RCEP(中国·江门)国际商品博览会,为外贸企业打造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开拓新市场的征途上,江门企业意气风发,一批又一批农产品、家电、高端制造设备等搭上国际货轮,穿过南海到达东盟各国。
安德激光智能装备(广东)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悦豪说:“随着传统产业产能溢出,周边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对激光设备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我们要抓紧乘上这股东风!”

恩平市莱茵电子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施雅图说:“去年以来,RCEP政策给予进口国关税优惠,我们的竞争力更强了。目前东南亚市场在我们公司出口份额中占比增加到10%—15%。” 
从产业布局到服务平台,江门激活了推动海洋贸易蓬勃发展的引擎,江门企业勇闯蓝海的劲头越发迅猛。可以期待,在丰厚海洋资源的加持下,江门海洋贸易的韧性与活力将进一步显现,“江门制造”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驰骋蓝海,以江门之力在世界各地留下“中国制造”的印迹,不断更新江门的海洋贸易故事。

相关附件:
./t925407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