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茶坑村党群服务中心:集党的建设、启超文化展示和乡村振兴服务于一体

     时间: 2020-07-29 09:30:00               文档来源:江门日报、中共新会区委组织部

新会区会城街道茶坑村每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游客慕名而来,是因为梁启超故居的名气、陈皮之乡的魅力以及茶坑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美得醉人的环境。

茶坑村面积6.8平方公里,有6500多人,辖下14个村民小组,该村北邻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南望银洲湖,东临江门水道,西瞰小鸟天堂,西江、潭江二水交汇于此,江门大道蜿蜒而过,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村庄依山傍水、钟灵毓秀,良田、鱼塘环绕四周,大榕树、石板巷、青砖房错落有致,是人文历史与自然风光的完美结合。

该村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以及“江门市文明村”“江门市生态示范村”“江门市卫生村”等各级荣誉称号,名声日益响亮。

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村里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该村的经验是党建引领、产业富农。记者采访当天,刚好碰到党员干部到该村的党群服务中心来参观学习。据茶坑村党委第一书记谭俊仪介绍,该中心是在新会区和会城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建成的,特色就是集党的建设、启超文化展示和乡村振兴服务于一体。这个中心的建成使茶坑村的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启超家风家教文化得到更好的宣传,还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有限的资金用出了最大的效果。

该村现有党员156名,设党委1个,辖下5个支部,2018年茶坑村党委被评为新会区优秀基层党组织。为了加强基层党建,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作用,该村严格落实“三基四化”工作,规范村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大力抓好党员的教育培训,党委书记坚持定期在党员大会上讲党课,紧贴时政要点及时做好宣讲解读,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利用“三会一课”学习平台,发挥5个党支部机动灵活的优势,化整为零,使党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同时也为今后培养村党组织后备干部打下了坚实基础。

记者走进一户农家时,浓郁的陈皮香扑鼻而来。女主人同几名客人一边品茶一边洽谈陈皮生意。女主人说:“我们村陈皮文化源远流长,是新会陈皮的核心产区之一。根据历代药典记载,陈皮药材以广陈皮为优,而广陈皮以新会产最佳。茶坑村依凤山而建,历来被公认为最适宜新会柑种植的地方之一。”陪同采访的村干部告诉记者,茶坑村三水交汇、土层深厚,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培育下,该村已经形成了一条集柑果种植、陈皮晾晒加工和储存、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一村一品”特色鲜明。兴旺的陈皮产业保障了村民就业,提高了村民收入,全村人均收入超3万元,并从2016年起全村实现稳定脱贫。

梁启超故居位于茶坑村旧村,于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名正在参观的珠海游客说:“这村子真了不起,孕育出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梁启超。他深厚的爱国情怀、良好的家风家教,以及‘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传奇故事为世人称颂,我们都是慕名而来!”

在茶坑村牌坊的西北面,就是新建的茶坑村党建人才公园,还有高耸的人才柱和精美的院士墙,优美的环境令人赏心悦目。一帮从广州回来的游客一下车就称赞:“哟,茶坑村的变化可真大!跟城里一样漂亮,村中的环境特别干净。”一旁的村民说,茶坑村共建有5个公园,是村民休闲的好去处,很多村民在空闲时都喜欢到公园里唱歌跳舞、休闲锻炼。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村民们幸福感的源泉。为了提升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区、街、村三级共投入超过4100万元,现在道路升级了、管线铺设了、污水设施有了、美化绿化提升了,村民们打心底里高兴了。当然,村里发生的这些变化,少不了村“两委”干部的汗水,“三清三拆三整治”就是党员干部带头先“动”起来。单是“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水治理,茶坑村就完成重建(改建)公厕4座,建成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实现“双一百”;大力实施“葵乡美丽廊道”专项行动,共清拆破旧农业辅助设施891间49876平方米,打造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风貌带。

相关附件:
./t156431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