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资委党委:铸强红色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今年以来,江门市国资委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和深化实施江门市委基层党建“十大专项行动”,聚焦主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高质量的党建有效促进国资运行高质量的发展。接下来,江门市国资委党委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巩固深化党建工作,激发改革活力,释放发展动能,谱写好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江门市国资委党委党校和市属国资系统党群服务中心揭牌启用。
一、基层党建取得新成效
“银洲湖高速公路工程是江门市国资系统承接的首个投资超百亿的交通工程项目。为了把项目建设成为管理一流、进度一流、水平一流的精品工程,我们党员辛苦一点没关系。”5月以来,银洲湖高速公路TJ01标举行党员先锋岗、工人先锋号、青年突击队授权仪式后,1名党员如是说。
这是江门市属国资系统上半年基层党建成效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江门市属国资系统坚持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加强党的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进一步提升。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专题研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本行业、本领域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牢牢把住国企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有效发挥了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拓展学习形式,深化学习成果,立足国资实际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十个一”系列活动,累计举办专题宣讲会12场,参训人员800多人次;利用身边“红色资源”开展参观学习活动80多次,覆盖党员1900多人次,为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进一步增强。打造我市国资系统首个党校和党群服务综合阵地,完成建设江门市国资委党委党校和市属国资系统党群服务中心,配套综合展览区、党员宣誓室、学习阅览室、会议室等功能室,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职工之家。示范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成功打造国有企业“五强五化”示范党组织11个;累计创建党员示范岗49个、党员责任区16个、党员突击队21支。队伍建设更加坚强有力,1人获评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评市优秀共产党员,2个基层党组织获评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4名党员被市国资委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锋模范示范带动作用有效发挥。
(三)“红色引擎”作用进一步发挥。坚持党建引领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强化国资国企社会责任担当。上半年市属企业各项经营指标强势上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上交税费同比分别增长16.4%、4.8%、32.6%、521.5%、2358.1%、42.1%。新增政府投资代建工程项目6个;组建的产业发展基金截止到2021年5月,投资增值约16.6亿元,有效发挥了产业基金服务我市经济发展的作用……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各环节,推动党建工作成果转化。梳理“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清单66项,其中,已建设完成超过1.1万个泊位的联网共享工作,完成13个重点老旧社区、64幢楼宇的表后水管改造,完成蓬江、良化、华园、北街、中心、横岭等6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及回迁开业;助力我市全员核酸检测,紧急调用104辆客车运送医护人员及检测物资,收运处置全市196个检测点产生的医疗废物11多吨。
二、下一步措施
江门市国资委党委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学通弄懂《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以更加务实有效的举措扎实做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一)坚持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在强根铸魂上持续用力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改革发展,把理论武装作为强根铸魂之本,进一步筑牢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牢牢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突出抓好“关键少数”,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中心组等学习制度,严格执行“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用好江门市国资委党委党校这个阵地,通过专题宣讲会、培训班等形式,组织开展各项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理论素养。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基本制度,落实好“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组织全体党员日常在线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增强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二)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在锻造基层党组织上持续用力
聚焦基层精准发力,织密组织体系,提升基层党建质量,把市属国资系统基层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结合国企管理架构调整和国资战略重组等工作,严格落实“四个同步、四个对接”,加大力度消灭“空白班组”,扩大党的组织覆盖面。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制定市属企业党委落实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和市属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领导作用,独立法人企业党支部(党总支)集体研究把关重大事项要求有效落实。持续深化国有企业“五强五化”示范党组织创建活动,指导二、三级企业全面铺开创建工作,打造国企特色党建品牌。进一步优化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强化考核导向作用;落实书记年度轮训制度,持续提升党务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落实新修订的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优化“红色指数”评估标准。
(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队伍建设上持续用力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将部署人才吸纳战略,深化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队伍战斗力。建立完善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机制体制,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实现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加强人力资源的创造性和竞争性,转化为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市国资委党委党校干部教育平台,建立市属国资系统的干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分层次,抓重点,进一步提高企业领导人和人才队伍的素质,助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把党管人才与市场配置有机结合,加强与人才中介机构合作,多渠道大力引进企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统筹市属企业组织开展一次秋季校招工作,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三大平台公司和十大板块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加大领导人员交流力度。层级建立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跟班学习培养制度机制,加强对年轻干部的锤炼,提升干部业务能力和领导能力。
(四)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在党建引领发展上持续用力
聚焦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和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心工作,把抓重大任务落实作为检验党组织组织力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努力推动国资国企在服务全市经济中发挥更大的支撑保障作用。聚焦国资国企社会担当。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国有农贸市场、公共运输服务、垃圾处理、供水服务等民生关切领域,进一步完善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经验做法,深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好志愿服务活动,解决一批市民群众“急愁难盼”问题。聚焦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把“五强五化”党组织作为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务实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快推进重大平台重点工作进度,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国资国企“十四五”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