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两代村党组织书记的初心接力

     时间: 2021-10-08 09:00:00               文档来源:中共江海区委组织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

上世纪50年代,谭其新捕老鼠,保庄稼,为了村民能过上温饱日子而奔走在田间地头。50多年后的今天,当乡村振兴号角吹响,胡日强担起时代使命,带领村民走向幸福美好的致富路。跨越半个世纪,虽时代不同,使命各异,然而他们却有同样的身份——礼乐街道英南村党组织书记。

1958年,谭其新到北京参加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荣获“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了周总理的亲自接见和赞扬。2021年,胡日强参加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从北京捧回“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牌匾,为英南村再添一个“国字号”荣誉。

荣誉的背后,是两代村党组织书记的初心接力。

“为解决群众温饱问题,苦战二十年”

初见谭其新,他一身素衣,健步走来,虽然今年已经87岁高龄,但依旧身体硬朗、精神抖擞。在英南村,大家都会亲切地叫他“谭伯”或者“老鼠王”。问起“老鼠王”称谓的来历,谭其新打开了“话匣子”,热情地分享他的故事。

“我12岁就开始跟父亲学习捕鼠技艺。那个时候,我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吃不上饱饭。而且礼乐这里鼠患很严重,农民种的庄稼都被老鼠吃,家家户户都是边耕地边捕鼠,我们乡里也出了不少捕鼠能手,我就是其中之一。”谭其新自豪地说。

“当时,国家正在积极开展‘除四害、讲卫生’爱国卫生运动,当时的‘四害’主要指蚊、苍蝇、老鼠、麻雀。”谭其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投身到捕鼠和灭鼠的工作中,自发组织了一支20多人的青年灭鼠队。多年来,他积极发挥青年带头作用,带领灭鼠队足迹遍布各个乡镇村庄捕鼠,就连省外的人也邀请其寄去捕鼠工具,传授捕鼠经验。

到了1955年,刚年满20岁的他参加了县里举行的捕鼠大赛,获得了第一名。慕名来学习捕鼠技艺的人络绎不绝,“其实捕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自己也摸索了很多方法,并将这些办法教给别人。”谭其新把所知所学倾囊相授,培养了一批灭鼠人才和灭鼠能手,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鼠王”。

捕鼠不仅能除害,还能致富。据谭其新介绍,当时的人们有食鼠肉的习惯。于是,腌晒鼠干成了礼乐农民增加收入的一项副业,远近客商纷纷来此采购。“一斤老鼠干能卖一元左右,这些收入都归大队所有,人人可共享。”谭其新说。

23岁那年,谭其新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捕鼠有功,为地方环境卫生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还荣获“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称号,后改为“全国劳动模范”。“那时候我们全县有6个人上京领奖,我就是其中一个。”说着,谭其新挺直了腰板。

这项荣誉激发了谭其新继续奋进的动力。从北京回来后,他更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一边捕鼠,一边带领群众抓农业生产。

1964年,谭其新被推选为英南大队党支部书记,任职直到1975年。“当时条件很艰苦,但是肩上有责任,群众有期待,只有挺直腰杆往前冲。”现在回头看,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谭其新顶住压力、扛起责任,带领村民迈坎过桥,村里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也为日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过去取得的荣誉,除了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各级党组织、团组织,以及群众对我革命工作几十年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党和人民培养了我,成就了我。”谭其新多次说道。

1996年退休后,谭其新依旧活跃在组织生活中,不仅主动担任志愿者为民办好事实事,还担任红色宣讲员,为礼乐街道的基层党员讲党课。他的先进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也激励着现任英南村党总支书记胡日强。

谭其新的一颗初心,就像是一把火炬,在胡日强手中接力传递……

“老一辈的实干苦干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为民办实事”

“从小就听说过谭伯的灭鼠事迹,我们也经常邀请他来我这里讲党课。每次听完我都很振奋,老前辈的那种实干苦干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前进,为民办更多实事。”胡日强说。

在谭其新的眼里,胡日强年轻能干,有想法,敢尝试。“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在他的带领下,我们英南村发展更加好了,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变化,村道硬底化了,河道清洁了,还建了许多公园给我们休闲娱乐,各项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谭伯赞扬道。

今年44岁的胡日强,是土生土长的英南人。“2011年3月,我就开始担任英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晃眼间,今年已经是第10个年头。”胡日强回忆道。

任职10年里,胡日强全心全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农村社区治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在他的带领下,英南村党总支致力用好党员所长,全面推行党员责任岗制度,推动无职党员成为基层治理中一支重要生力军。村“两委”干部也个个干劲十足,全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推进农村社区治理、打赢三大攻坚战……各项乡村振兴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

“一直以来,我们英南村都很注重群众基础。”这是谭其新当年任职的经验,也是胡日强今天坚持的理念。

为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务治理的积极性,胡日强大胆创新建立量化评价体系,制定实施“村规民约积分制”,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治理、乡村文化活动等8类项目纳入日常积分考核,并将积分与股份分红挂钩、与“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荣誉挂钩,发动群众力量提升英南村治理水平。

初秋九月的英南村瓜果飘香,游人如织,村民喜露丰收的笑容。而这都离不开胡日强的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他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村民致富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出集农业观光、农产品采摘、农家乐等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助力村民增收。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火爆,胡日强瞄准时机,充分保护利用乡村古旧建筑,高质量打造推广七彩南堡、古典旧街等历史风貌建筑,助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成为人气火爆的“网红村”。“看到越来越多人来到英南村游玩,我也很高兴。”向来严肃的胡日强,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如今的英南村,不仅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更登上了国家领奖台。近年来,英南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宜居村庄”“广东省名村”等荣誉称号,而胡日强也被评为全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谈及工作成果,胡日强谦虚地笑了笑,他说:“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是老一辈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班子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时光无言,岁月有痕。跨越50多年,他们使命不同,但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员的担当。

相关附件:
./t430111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