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江海: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时间: 2022-11-02 09:00:00               文档来源:江门日报、中共江海区委组织部

江海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围绕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治理水平,聚焦构建全域覆盖、管理有序、科技赋能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我市加快打造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作出江海贡献。


江海区实施网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建强网格员队伍。


党建引领

织密服务管理“一张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服务需求,江海区坚持以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作为深化基层治理、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破题之举”,通过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织密服务管理“一张网”,主动将管理服务“送到家门口”。

今年,江海区把全区划分成190个网格,将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同时以若干住宅小区、企业商铺为单元,将190个网格再细分为2590个“最小单元”,建立“区—街道—村(社区)—网格—最小单元”责任链条,打通智慧网格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米”。同时,江海区健全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完整组织“链条”,全覆盖组建实体型网格党组织168个,全面建立“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党员联系户”四级组织架构,推动“支部建到网格上”“党小组设到楼栋里”“党员走进千家万户中”,完善智慧网格组织体系。



如今,江海区各村(社区)都已推选了党组织班子或党员骨干担任网格党组织书记或党小组组长,并把业主单位、楼宇物业、重点企业党员负责人选进网格党组织班子,鼓励支持离退休干部党员、退役军人党员、物业服务企业党员等参与网格党组织建设。为增强智慧网格功能,江海区明晰网格员7类19项具体职责,促进智慧网格有效获取群众“弱信号”,全面开展网格企业基础数据采集,为进一步做好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打下基础。

以网格基础信息为底板,江海区开发应用智慧网格地图,制定网格事项准入机制,出台两批网格工作准入事项65项,确保网格接得住、做得好。



凝聚治理合力

推动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坚持在网格治理中发挥“人”的作用,江海区通过建强专职队伍、发动多元参与,不断提高网格治理效能。建强专职网格员队伍,按照“一格两员”的标准全覆盖配备专职网格员383名。据悉,江海区网格员队伍不仅素质高、年轻化,还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队伍中35岁及以下人员占比达八成,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九成。工作中,网格员遵循“553”(五必知五必访三必到)工作法,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江海区还建立管理考核、薪酬保障、职业晋升和星级评定等体系,增强网格员职业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

此外,江海区广泛发动多方参与社会治理,凝聚治理合力,推动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该区邀请18名区人大、政协处级干部担任“驻网格领导”,推动区、街道两级有关职能部门下沉到网格担任专业网格员,发挥党员责任岗、村民小组长绩效考核、村民代表监督管理、村(居)民积分管理等制度优势,积极发动村(社区)党员、村(居)民小组长、村(居)民代表、楼栋长、园区企业人员、新就业群体等担任兼职网格员,协助专职网格员参与网格管理,全区配备兼职网格员2259名,探索“全民网格员”模式,构建“人人参与”的管理服务格局。



围绕网格服务事项和工作,江海区实施网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提升网格员“平时”组织能力和“急时”应对能力。截至目前,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共举办网格员培训班300多期,参训逾7000人次。



创新工作机制

构建精细高效治理模式

以“平急结合”联动响应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果。坚持创新基层网格治理工作机制,江海区构建上下联通、多方联动、快速响应的精细高效治理模式。



完善网格运行机制,江海区建立完善“吹哨报到、提级办理、三级联动”三项协同机制,在“粤省事”小程序中的“粤平安”服务专区开通网格事件群众上报端口,实现群众诉求化解部门响应率100%;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需求,江海区加强风险动态管理,发动专兼职网格员、“最小单元长”等人员力量,通过组建微信群、实地走访等形式,推广离返江海报备微信小程序等,引导群众及时报备、自愿报备;聚焦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安全,发挥网格小组作用,常态化检查网格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和疫情防控落实情况,积极引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构建“平急转换”机制,江海区充分发挥网格“人、地、事、物、组织”等43项基础信息的数据支撑作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定期对重点服务人群进行入户巡访和关怀慰问,筑牢社会民生服务保障网。在疫情防控、防风防汛等应急时期根据台账对特殊人群、困难群体等加强“点对点”精准服务,发挥智慧网格兜底保障作用。



坚持科技赋能

充分释放基层治理科技效能

主动适应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江海区坚持以科技赋能网格化管理,推动网格化管理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治理”跃升,充分释放基层治理科技效能。

创新推进“粤平安”综合试点工作,江海区抢抓“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全省试点的契机,推进建设“一网融合、一网受理、一网通办”的智慧网格管理平台,整合条块数据资源、提升网格响应速度。截至目前,全区通过“粤平安”综合网格服务管理平台共上报网格事件超1.6万条,办结率99.5%。


“综合网格信息服务仪”


研发网格员单兵智能装备,江海区聚焦网格化管理关键应用场景,依托“两中心一基地”科创力量,研发配备专职网格员专属终端设备“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实现疫情防控、信息核验、数据采集、事件上报、知识学习等业务场景“一站式”移动办公,助力网格员相关问题应答率提升70%,处理问题数量增加3倍,网格员工作强度降低30%。

加快推进社会智慧治理产业发展,江海区构建“技术研发+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产业培育体系,通过典型应用场景建设吸引企业入驻,加快打造1万平方米的产业孵化器和5.3万平方米的产业加速器。园区已引进数字广东、长城紫晶、中科凯泽等23家企业和机构,初步建成社会智慧治理产业生态。目前,按国家信创产品标准,江海区正研发推出智慧防疫“电子哨兵”,能够有效识别涉疫人员基本信息,提升疫情防控效能。

同时,江海区将法治力量融入治理,探索民主法治工作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三级协商平台、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国际仲裁中心(在建)等各领域法治力量注入网格。



充分发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江海区引导市、区人大代表通过挂点联系、服务保障、进驻网格等方式全面参与网格治理,持续创新立法意见征集模式,在全区设立59个立法联系单位,聘请57名立法联络员和由350名退休干部、村(居)民代表、村(社区)网格员组成的信息员队伍,在网格收集群众立法意见,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省、市人大交办的48部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集工作,上报770条意见建议,其中91条意见建议被采纳,让江海基层声音搭上了国家立法“直通车”。



用好政协“邑事好商量”三级协商平台,江海区还推动政协工作重心下移、政协委员力量下沉、协商触角下延。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深入网格调研、协商,并在议事过程中邀请群众参与,倾听基层声音,助力解决基层治理的末梢问题。今年以来,江海区已深入网格开展专题协商、重点调研、凝聚共识等活动62次,撰写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9篇、调研报告5份,提出各类意见建议90余条,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关附件:
./t709196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