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镇街风采①丨蓬江区棠下镇、潮连街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之策,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出成果、有特色、攒后劲的活力之源。
近年来,江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基层治理的强大效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江门市连续三年(2018—2020年)在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居粤西片区第一。在2021年度全省地级以上市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中,获评“好”等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镇村创建工作,近期,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组织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村评比活动,通过“擂台比武”方式,集中评选一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村。今日起,江门先锋微信公众号推出“江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镇街风采”系列报道,展示进入决赛的20个镇街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在全市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蓬江区棠下镇
秉承冲天干劲精气神
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西江之畔,棠下之土,一座以“来到周郡”为主题的雕塑巍然矗立。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在周郡社挥笔写下“冲天干劲周郡社,英雄人物数今朝”题词。
不负厚望,奋勇争先。蓬江区棠下镇,江门滨江新区核心区所在地,一处充满希望与写满奋斗的热土,近年来积极构建大抓党建新格局,传承红色基因,以“干劲棠下”为精神指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从串联周郡码头纪念公园、陈垣故居、三堡革命烈士陵园的红色旅游路线,到素有“后珠玑巷”之称的良溪古村,再到远近闻名的五洞村牛肉街,“干劲棠下”的乡村振兴蓝图徐徐展开:先后荣获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国家卫生乡镇”“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称号,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千强镇”。
推动党的领导延伸到村民小组“末梢”
村民小组是乡村治理体系中的最小单元。“村里的资金、资源相对集中在村小组一级,如果小组长对自己权力边界不清晰,村小组没有完善的议事机制、监督机制,容易引发乡里矛盾。”棠下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这样的背景下,棠下镇在全市率先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村组联议五步法”,制定《棠下镇村民小组重大事项清单》,对村民小组的各项事务进行全面梳理,将重要事项与一般事项区分开来,明晰小组长权力边界,把党的领导延伸到村民小组“末梢”,推动村、组两级在党组织领导下规范民主议事决策,累计实施近500次,涉及金额近10亿元。
“村组联议五步法”,就是村民小组重大事项必须由村民小组组委成员会议提议,经村党组织商议、村小组村民(成员)大会或户代表会议决议后,决议事项方可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由村民小组组织实施。
“经村小组提议后,由我们村党委召开党委会议、村小组组委成员列席参会共同研究,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村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和指导把关作用,避免村小组各自为战、减少村里的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在一些重大项目上,就能从村集体的角度做好整体规划。”周郡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底,该村15个村小组运用“村组联议五步法”,有效推动全村新一轮鱼塘的发包工作。
同时,棠下镇广开贤路聚人才,吸纳高层次人才192人,其中博士24人、硕士116人;引进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7个;7名人才入选“侨都百优工匠”。2021年,该镇成功申报广东省乡土专家5人、乡村工匠11人。
立足产城发展推进乡村三产融合
“牛肉肉质新鲜,柔软有弹性。”“牛肉片鲜嫩,汤汁鲜美浓郁,让人回味无穷。”“汤底清澈通透,汤与牛肉水乳交融”……每到饭点,棠下镇五洞村牛肉街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各牛肉餐馆的停车场内停满来自佛山、中山、广州等地的小汽车。五洞牛肉以其味美实惠吸引着众多食客。
五洞村的美丽“蝶变”,源于党建工作的赋能。近年来,五洞村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干群合力,立足产城发展推进乡村三产融合,推动村内牛肉餐饮业升级发展,涌现出近20家大大小小的牛餐馆,带动400多名村民就业,集体经济收入从30多万元增长到250多万元。2022年8月,五洞牛肉街获评江门市“粤菜师傅”美食一条街。
2017年,第三届世广会纪念标志后珠玑巷纪念广场于良溪村揭幕,让开放包容的五邑侨乡文化走向世界。珠江文化研究专家黄伟宗认为,良溪村文化底蕴深厚,是继南雄珠玑巷之后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海外文化交接的一个重要中转站,被称为“后珠玑巷”,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棠下镇充分挖掘良溪村文旅资源,先后开展聚心环湖路面改造工程、保护性旅游开发工程、主干道房屋外立面复古及周边景观提升改造工程等,让人切实感受到“十步一变化,处处皆风景”,塑造出古村振兴新格局。此外,棠下镇持续推进示范村建设成果,开展“乐游棠下·品味人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28条自然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5条自然村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
与此同时,棠下镇守好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把周郡码头、陈垣故居、三堡革命烈士陵园、良溪村、五洞村等串联成线,打造棠下乡村生态旅游线路。
蓬江区潮连街道
西江绿岛焕新颜
美丽乡村赋新篇
西江碧水浩浩荡荡,奔腾入海,不舍昼夜。由千百年江水冲刷而成的江门潮连岛,见证时代风云变幻,上演沧海桑田之变。
近年来,蓬江区潮连街道乘着乡村振兴东风,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狠抓农村党组织、党员队伍、阵地建设,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打造“居者自豪、来者依恋”美丽乡村。昔日的江心小岛完成美丽蝶变,焕发新颜,书写出美丽乡村新篇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西江明珠”。2021年获评“江门市美丽乡村风貌片五强镇(街)”称号。
打造振兴堡垒 释放振兴动能
目前,地处潮连街道卢边社区,投资3.5亿元的卢边大湾彩虹城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项目稳步推进的背后,社区党总支做了大量工作。征地期间,社区党总支逐户做通股民思想工作,引导股民放弃每人3万元的货币折现,把地块留存为集体用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顺利促成项目落地。这是潮连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主心骨”作用的缩影。
建强组织,打造振兴堡垒。“街道党工委坚持把党组织打造成凝聚民心的战斗堡垒,打造一个‘连心之家’。”潮连街道党工委书记温国宁说,辖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38岁,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0%,年轻有冲劲的“班长”成为征地拆迁、疫情防控等工作的“先锋队”,推动全街道6个多月完成全岛征地任务,并留存3.8亿元乡村振兴发展资金。
完善社区治理组织体系方面,潮连街道制定《潮连街道深化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方案》,全街道23个综合网格全覆盖成立网格党组织,建立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党员联系户”组织体系。2021年,塘边社区成为创建江门市域社会治理党建引领类项目七个试点单位之一。
培育产业,释放振兴动能。2021年6个社区集体平均收入1050万元;深入推进“科技引领”工程,全街道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13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产值约4亿元;打造15公里的“潮聚万贤”乡村振兴示范带,将6个社区串接成片,推进全域各类业态融合发展……潮连街道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交出一份份亮眼的答卷。
广开贤路,激活一池“人才之水”。潮连街道党工委全力推进“人才倍增”工程,全街道现有高层次人才36人,江门职院、邮电学院和技师学院在校学生人数高达1.8万人。建立全市首个人才金融服务中心,设立人才工作站,完善人才公寓等设施,吸引人才落户安居。
留住“独特记忆” 打造“人居典范”
“河水弯又弯,冷然说忧患,别我乡里时,眼泪一串湿衣衫……”40多年前,祖籍潮连卢边东亨村的香港著名词人卢国沾,曾将家乡潮连写进其经典之作《大地恩情》中,每一句歌词都蕴含他对潮连风物的回忆和眷念。
潮连历史底蕴厚重,文化资源丰富。全街道现有省、市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个、宗祠68座,建于1958年的广东省首间农家书屋——富冈图书馆至今仍在沿用。近年来,打造了卢边祠堂一条街、卢国沾祖居、芝山纱龙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留住“独特记忆”,打造“人居典范”。
入秋后的特成沙公园,落羽杉披上“金黄衣裳”,安静唯美,很多群众来这里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8.3公里的碧道示范段,成为岛内群众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生态美是潮连的靓丽名片。街道党工委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温国宁说,潮连深入推进“一社区一品牌”,比如富冈社区打造农村人居环境风貌区,塘边社区打造水乡特色文化区。6个社区实现农家书屋、公园、休闲广场、篮球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
同时,潮连街道生活污水收集和治理率、卫生户厕达标率、公厕普及率和垃圾集中分类投放点覆盖率实现“4个百分百”,全部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2个社区达到特色精品社区标准。“这些年,我们的社区环境、居住环境、生态环境有了很大变化,大家的收入也增加了,居民都很开心。”潮连街道卢边社区居民陈小姐笑着说。
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新风尚。在潮连,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引导居民注重家庭建设、家风传承和家风培育,社区“小公园”成践行乡村振兴发展的宣传主阵地,宗祠资源正赋能潮连打造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