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召开驻村第一书记代表座谈会
11月10日,市委组织部组织召开江门市驻村第一书记代表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交流驻村工作经验,分享心得感悟,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江涛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江涛指出,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切实履行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职责,充分发挥“指导、把关、督促、协调、服务”作用,带领村“两委”班子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农村人居环境、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得到新提升。通过一年多的驻村工作,广大驻村第一书记政治上更加坚定、思想上更加成熟,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取得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王江涛强调,广大驻村第一书记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站在“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高度,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驻村工作。要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聚焦基层党建、经济发展、民生实事等方面,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要做到善始善终,花大力气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快推进一些尚未完成的工作,为两年的驻村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王江涛要求,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要加强驻村第一书记的管理服务,多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帮助,切实解决驻村第一书记的后顾之忧。要通过组织培训、开展学习交流等方式,提升驻村第一书记的素质能力,确保他们在农村能够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
座谈会上,市县两级机关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代表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题作了交流发言。
江门市政府办公室综合一科科长、新会区古井镇岭北村第一书记李彦光:
面对年集体收入仅3700元的经济薄弱村,我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激发村集体发展活力。建强村组干部队伍,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实现党员全覆盖,村民代表中党员比例由换届前5%提升至30%。坚持发展优先,建立村组新增建设用地经营收益分配制度,预计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以上。坚持多元投入,先后争取资金300万元用于乡村建设,改造党群服务中心、村道硬底化、升级农村公厕、新增停车位。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昔日薄弱村焕发新生机。
江门市委宣传部宣传教育科科长、新会区大鳌镇南沙村第一书记李贤芬:
驻村是一次机遇、一次历练、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我在南沙村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南沙村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一名宣传干部,我把自己定位为大鳌乡村振兴故事的讲述者、发言人,主动策划了四次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我积极争取各级补助资金70万元,完成桃荫别墅升级工程,建成红旗书屋、“白鹭语”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把宣传文化阵地在大鳌的土地上不断延伸和深化。我相信只要定位准确,每位第一书记都能在基层找到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和平台。
江门市市场监管局科技认证与信息化科科长、开平市龙胜镇联塘村第一书记梁明标:
驻村工作已过一年半,我谈谈工作感想。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第一身份是驻村第一书记。我用行动向村民展示我是村党组织的一员,不断刷“存在感”,通过走村入户访民情,亲力亲为地干起来,让村民团结起来支持我的工作。其次,驻村工作要注意助工,而非替工,更不是替补。我认为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要全力抓好村党组织建设,增强其战斗力,而不要代替村“两委”干部工作,而且要做好工作的谋划和研判,充分与“两委”干部讨论研究。
江门市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队长、台山市水步镇荔枝塘村第一书记李达钊:
在驻村工作中,我将办好民生实事作为提升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抓手,经认真调研和集体研究,将村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推动厕所革命、建设金紫里排洪站、拆旧复建庙咀物业等作为重点民生实事扎实推进。目前已投入46万元完成300多平方的党群服务中心改造,通过争取镇政府补助一些、村集体出一些、发动热心企业和村民捐助一些等渠道,筹资约70万元,新建9个公厕。争取市统计局和农业农村部门支持,顺利完成金紫里排洪站建设。目前正在抓紧推进庙咀物业拆旧重建,争取近期动工。
江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生活服务科科长、鹤山市桃源镇中胜村第一书记梁小霞:
中胜村撂荒地较多,土地流转困难,农业产业收益差。去年9月,中胜村党支部整合了137户农户共200亩农田,引进番薯种植项目。今年4月,整合中胜村、龙溪村189户农户共340亩农田,进行使用权流转,以“党支部+科研+公司+农户”模式运作,打造“粮食-水果-养殖”循环种养殖示范区,为村集体及村民增收20多万元。下一步,中胜村将探索农旅研学发展新模式,逐步形成以农业种植、品牌培育和研学农旅观光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发展路径。
江门市文广旅体局产业发展科副科长、开平市百合镇厚山村第一书记黄木贵:
在驻村工作中,我将产业发展作为重点,立足厚山村红色资源优势,结合百合镇“一线三园一古村”红色文化线路,引进开平市侨乡物语乡村旅游有限公司投资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项目,项目总投资过千万,首期项目将于2023年春节营业,通过注入业态,带动全镇乡村旅游发展。目前,在附近经营餐饮生意的店铺达20多家,商家和村集体的收益得到稳健提升。
江门市纪委监委驻江门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组四级主任科员、台山市赤溪镇长安村第一书记谷文强:
驻村一年多以来,我通过争取职能部门扶持、鼓励企业捐赠、村民自筹,共筹集资金300余万去改变这个乡村的面貌。很多领导同事会表示不解,问我争取这么多资金投入到小乡村里值得吗?当我用争取的资金为村民铺设了硬化的村道,建起了休闲的客家文化公园,当全村4.2公里的主干道上终于有了照明灯,当村民紧紧拉着我的手说“长安村,再无黑夜”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值得的。在参与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我和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具体的向往,心中有无限的热情,眼中有无限的光亮,手中有无穷的力量。
蓬江区应急管理局四级主任科员、蓬江区杜阮镇中和村第一书记李永林:
刚到村工作的时候,我发现村党组织“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得不到位,质量不高,为此,我重点从抓好制度执行做起,规范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组织力。一是突出抓好“三会一课”,按照市委组织部下发的每月“组织生活清单”,抓好支部学习,定期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督促“两委”干部在支委会上汇报工作落实情况,压实每名干部的工作责任。二是规范村级事务运行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做好党务村务公开,让村里的每一笔收入、每一笔开支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公信力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江海区财政局综合股股长、江海区礼乐街道英南村第一书记周小娟:
我初来英南村报到时,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后来在市委、区委的关心指导下,我在基层工作中得到很大启发。基层无小事,每一件事都和群众密切相关,总结起来的经验就是用理、用情、用心。要向群众摆政策、讲道理,与他们共情,用心跟他们沟通。英南村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岗、村民积分制、村民议事会、网格化管理等创新制度,探索出一条促进基层善治的新路径。下一步,英南村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基层党建和网格化管理工作中,持续擦亮英南的基层治理品牌特色,为基层善治提供“英南样板”。
恩平市财政局预算国库股副股长、恩平市君堂镇石潭村第一书记张梓洪:
作为机关年轻干部,我觉得在驻村工作中要做到“两个转变”。一是转变工作方式。机关工作面对的对象和农村工作有很大区别,这就需要我们转变工作方式,要扑下身子走村入户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将村情民情摸清楚,将群众关心的问题搞明白。在考虑问题时,多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工作推进起来才能更加顺畅。二是是转变“等靠要”的观念。目前部分农村干部和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还比较严重,我们在驻村工作中,既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更要授人以欲,让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明白,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激发他们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