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址山:党建赋能新“稻”路
农田错落有致,稻苗整齐划一,放眼望去,田间一派绿意盎然。近日,记者走访址山镇昆阳村更鼓垌水稻高产示范片,感受现代农业焕发的勃勃生机。
昆阳村更鼓垌连片耕地约133.33公顷(2000亩),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生产环境,有效提高了耕地质量。
址山镇是鹤山市水稻种植大镇,今年种植晚稻约966.67公顷(1.45万亩),其中,昆阳村更鼓垌种植了约133.33公顷(2000亩)高标准农田,是江门市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这里的水稻种植全部实现机械化。
近年来,址山镇坚持突出党建引领,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立足资源禀赋,从“种、管、销”全流程提升水稻种植产业,促进产业振兴、村民增收,实现水稻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
党建赋能
把好农业发展“方向舵”
址山镇共有农田约1466.67公顷(2.2万亩),多数以水稻种植为主。然而,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农田由谁耕、如何耕、怎样提高效益,成为摆在址山镇这一农业大镇面前的一个难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址山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精准施策,围绕辖区资源优势和发展特点,大力推动水稻种植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各村党组织深入走访摸排,对镇域范围内较为集中、连片的耕地进行整合规划。
此外,址山镇各村党组织通过“村集体+农户+大耕户”,采取土地集中流转方式,整合农户手中的分散水田大面积发包给大耕户,实现“小水田”变“大水田”,从散户耕种变为规模化种植,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为水稻种植产业注入新活力。据统计,目前址山全镇有种植大户50多户,共承包水稻种植约800公顷(1.2万亩)。
“水稻种植的集约化规模化,要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址山镇昆阳村党总支书记麦文晃表示,昆阳村更鼓垌连片耕地约133.33公顷(2000亩),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生产环境,有效提高了耕地质量。
近年来,址山镇坚持向高标准农田要产能,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已整修灌排田间渠道50条共9081米、机耕路43条共13700米,有效提高了水稻旱涝保收、增产稳产能力,切实做到粮田变“良田”,为连片规模种植、集约化机械化耕作奠定了基础。
目前,址山全镇有高标准农田约1293.33公顷(1.94万亩),今年以来共种植水稻约1866.67公顷(2.8万亩),预计今年水稻产量将达1150公斤。
科技助农
让水稻种植插上技术翅膀
以往水稻种植是靠农民积攒的经验,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受人力和环境因素影响,导致水稻产量和质量一直不稳定。如何让水稻种植从“靠经验”转变为“靠科技”?
为了让水稻种植插上技术翅膀,近年来,址山镇通过“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动形成集约化机械化发展模式。各村党组织组织村内的大耕户、种植能手,组建4个水稻种植农民合作社,破解种粮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作为广东省标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址山镇稔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其中发挥了牵头作用。该社联动其他3个合作社,以址山镇为中心服务范围,并辐射带动周边多个镇、村。“我们合作社共有5台烘干机,日处理稻谷135吨,相较于传统的晾晒,烘干机烘干稻谷效率极大提高,有效解决晾晒人手不足、晾晒场地受限、多雨高湿天气导致稻谷霉变发芽等问题。”稔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表示。
稔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种植和管理模式,是址山镇积极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址山镇以农业机械化为纽带,积极联系农户、农机主等服务主体,将零散的农业机械化“零”为“整”,为农户提供“保姆式”服务,旋耕机使泥土更松软,插秧机秧苗有序,无人机飞防作业集中喷洒农药,烘干设备快速烘干稻谷。从产前的育秧、机耕,产中的插秧、施肥、病虫害防治,到产后的收割、烘干、大米加工,机械与科技力量贯穿水稻种耕收全过程。
据了解,相比传统的小农户种植,农业社会化服务每亩可降低种植成本至少10%,提高收益10%以上,实现综合收益增长超20%。
址山镇昆华村村民林伯表示:“自己种植水稻耗时费力,水稻质量也得不到保证,采用农业社会化服务后,农资统一采购、水稻统一防治,方便、专业,施肥管护还到位,水稻品质大大提高,种粮成本降低了很多。”
品牌兴农
打响址山特色农业品牌
以往,址山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单打独斗、各自为战,难以形成“战斗力”。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进一步打响址山特色农业品牌,今年5月,址山镇成立了强村富民公司——鹤山市腾云贸易有限公司,以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为目标,以市场化经营为导向,发挥农业资源统筹配置优势,通过搭建销售平台,与农户签订购销协议,结合“址山优品”“鹤山优品”品牌建设工作,为云乡富硒米等址山特色大米打通销售“最后一公里”。
打响农业产业品牌也离不开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址山镇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理念,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水稻种植产业发展,做实产业发展服务保障。
广垦华粮米业有限公司作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广东农垦央企大平台,以订单驱动聚集效应,建有“3个线下+1个线上”销售渠道,为农户提供产后综合服务,解决产品销售难题。目前,该公司有2条稻米生产线,日处理稻谷能力500吨,年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上。通过创新技术和优质经验,该公司坚持走精深加工、系列开发道路,其中,“址山贡粮”入选“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如今,“址山米”产量和质量同步提升,畅销省内外,品牌逐渐打响。
人才助农
打造过硬乡土人才队伍
人才助农,是助农增收、推动水稻种植产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址山镇积极利用党群服务中心、镇委党校分教点,通过“线上+线下”方法,培育水稻种植能手——线上举办农技员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等培训班,线下组织农户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等,打造一支过硬的乡土人才队伍。
“我们摸清人才底数,建立‘土专家’人才库。目前,址山镇共有高素质农民92名、乡土专家5名。”址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充分利用“双百行动”契机,积极对接高校人才资源,实现校地合作,推动水稻种植技术革新。
目前,址山镇与广东省科学院江门产研院建立了校地合作机制,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开展水稻高效种植生态、增产提质和轮作种植等技术研究,有效推动水稻种植产业提质升级。
此外,为把人才资源“关键变量”转化为农村产业建设“最大增量”,址山镇以党建串联起专家帮扶工作,组建党员技术先锋队,送“技”入田,零距离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服务,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组织农技专家下田间“把脉问诊”,向农户讲解稻飞虱、卷叶虫等水稻病虫害防治相关知识,并指导农户科学安全用药,提高农户诊断病虫害及防治病虫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