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江门召开驻村第一书记代表座谈会

     时间: 2025-07-10 12:00:00               文档来源:中共江门市委组织部

7月8日,市委组织部召开全市驻村第一书记代表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两年来驻村工作成效,部署做好收官阶段各项任务。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宋岩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市人才工作局局长陈志美主持会议。

2023年7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我市集中选派15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等重点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

会议指出,两年来,广大驻村第一书记聚焦建强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职责任务,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处,为我市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和乡村全面振兴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

会议强调,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党中央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既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需要,也是改进机关作风、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就做好驻村收官工作,会议要求,要认真做好工作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为今后的驻村工作提供借鉴;要做好工作交接,用心用情站好最后“一班岗”;要强化使命担当,发扬苦干实干优良作风,在新的岗位上作出更大成绩。

会上,13名驻村第一书记代表作交流发言。市委组织部领导向与会驻村第一书记代表颁发了期满考核“优秀”证书。


江门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鹤山市共和镇来苏村第一书记 郭欢

我立足本地实际,带领工作队员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所驻村获评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百千万工程”实绩突出村等称号,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2年的222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554万元。


江门市委组织部干部三科四级调研员,恩平市恩城街道米仓村第一书记 张涛

我推动成立米仓村强村公司,通过公司化运营盘活土地资源、推动簕菜“三产融合”、培育果蔬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0万元。


江门市委宣传部机关党委(干部科)四级调研员,开平市塘口镇强亚村第一书记 石岩

我积极协调主流媒体宣传推介本地文旅资源、特色农产品,组织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活动,擦亮“开平优品”“塘口优品”品牌。


江门市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四级调研员,蓬江区棠下镇周郡村第一书记 梁艺桦

我发挥自身熟悉土地政策的优势,组织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清查,为230宗314亩集体建设用地补办用地手续,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入市,预计可促进集体经济增收超500万元。


蓬江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四级调研员,蓬江区棠下镇乐溪村第一书记 宋万峰

我立足乐溪村良好的生态资源,推动成立乐溪文化旅游公司,引进投资超千万的露营基地项目,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乐溪村被评为“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


江门市医疗保障局办公室主任、一级主任科员,蓬江区荷塘镇禾冈村第一书记 余恒亮

我积极推动绿美乡村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种植桂花、黄花风铃等各类树木1570株,打造多处主题林和景观带。


江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化与数字产业科科长,江海区外海街道直冲村第一书记 翁俊聪

我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锚定争创江门市首个“集体经济亿元村”目标,推动建设超8万平方米的直冲工业园C区二期工程,带动集体经济增收超1300万元。


江门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专员、应急指挥科(预案管理科)一级主任科员,新会区司前镇新建村第一书记 吕俊杰

我注重加强村党组织建设,立足做好新一轮村级换届,新发展2名青年农民党员,物色培养2名“两委”后备干部,确保换届时有成熟的人选可用。


江门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台山市赤溪镇护岭村第一书记 余敬华

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村民小组试点推行“三议两公开一监督”机制,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加强村党组织对村民小组事务的领导和监督,增强乡村治理透明度和群众满意度。


江门市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科科长,开平市水口镇泮村村第一书记 张南楠

我积极整合村内土地资源,盘活31亩低效工业用地,推进“工改工”项目建设,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60万元。


江门开放大学党政办公室主任,鹤山市雅瑶镇陈山村第一书记 熊英

我紧盯乡村治理目标,成功举办香火龙、村BA、铁夫美食节等活动,建成村综治中心,创新“文化+治理”模式,获评省“八五”普法基层阵地。


江门台山供电局斗山供电所副所长,台山市川岛镇茫洲村第一书记 叶林青

我积极为群众办实事,争取96.8万元资金,建成“光伏发电+储能调节”微电网,实现24小时全天候稳定供电,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用电难题。


恩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恩平市良西镇龙安塘村第一书记 官利兰

我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主导编制《蕉芋生产技术规程》,指导和推动蕉芋种植和加工产业发展,壮大本地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数”说驻村成果

从2023年7月驻村开展工作以来,155名驻村第一书记扎根基层、履职尽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市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加强基层党建方面,推动调整撤换150名年龄偏大、能力偏弱、不胜任不尽职的“两委”干部,物色培养282名“两委”干部后备人选,新发展239名党员,进一步巩固了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协调引进强村富民项目311个,2024年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5亿元,较2022年增长22.37%。

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方面,参与化解矛盾纠纷2510件,处理信访案件505宗,农村的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为民办事服务方面,累计筹集资金2.8亿元,完成906个民生项目建设,办理民生实事3084件,推进乡村绿化植树18.4万株,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和支持。

相关附件:
./t1031065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