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服务中心变身“暑期成长营”,托起孩子欢乐假期
蝉鸣声声,暑假已至!全市各级党群服务阵地正谋划开展“来党群服务中心过欢乐暑假”活动,因地制宜,统筹各类资源,打造暑假公益托管课堂,第一时间将暑托班开设在居民“家门口”,让孩子们暑假有好“趣”处,解决家长无暇照看的后顾之忧,又让“惠从党来”深入人心。
江门先锋微信公众号推出“来党群服务中心过欢乐暑假”专栏,敬请关注。
今年暑期以来,新会区会城街道以“来党群服务中心过欢乐暑假”为主题,通过“资源整合+课程多元化+机制创新”,将辖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二课堂”。截至7月底,街道累计开展暑期托管11期次,服务青少年300余人次,有效解决家长“看护难”问题,让孩子们在“家门口”收获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体验。
校地联动,注入专业服务活力
各党群服务中心精准对接高校资源,创新基层服务模式。碧桂园社区联动广州华立学院与社区青年文明号等多元主体,邀请多名智能制造、教育学等专业的大学生担任课程主讲,形成“党群主导、高校主责、社会参与”的托管服务新格局,以专业力量赋能社区服务;灵镇村携手新会东区学校教师,开展作业辅导、防溺水教育,为孩子们筑牢安全与知识的双重屏障;圭峰社区邀请东区小学、实验小学教师志愿者,以趣味游戏、手工制作延伸课堂边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北门社区联合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师生,带领孩子们晨练八段锦,沉浸式感受中医养生文化魅力。
课程赋能,五“育”并举点亮夏日
活动聚焦“安全、文化、科学、实践”四大主题,设计多元化课程体系。
安全教育筑防线:北门社区通过禁毒宣传、儿童防性侵教育筑牢安全防线;民和社区举行急救模拟演练,培养青少年的应急处理能力,此外,还通过开展电动小风扇制作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动手、思维能力。
文化探秘拓视野:碧桂园社区组织青少年共绘“五邑文化地图”,让他们亲身体验新会葵艺编织等手工制作;明兴社区创新打造“养生文化角”,通过中药材研磨、汉服礼仪体验让传统养生文化“活起来”。
科学实践促创新:三兴·珑城夏令营设置科技实验、魔方挑战;奇榜村通过“环保创意工坊”,让孩子们在趣味手工制作中感受科学与艺术的魅力。
实践育人强担当:民和社区通过“科普一夏,智趣成长”及“运动一夏,青春飞扬”两期夏令班,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实践能力和体质;奇榜村夏令营采用“低成本、高参与”模式,由志愿者带领青少年开展非遗竹编、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让其在非遗文化的浸润中提升了文化认同,在付出劳动、改善环境的过程中提升了责任担当。
机制创新,构建服务长效化
为推动服务常态化,各村(社区)探索资源整合新模式。北门社区创新“社区合伙人”机制,联动京梅村、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等单位,构建资金共筹、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协同模式;三兴社区推行“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双轮驱动,成功招募超40名小区业主参与夏令营服务,构建“社区搭台、多方唱戏、儿童受益”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奇榜村则以免费托管为切入点,首期惠及30名农村儿童,既为务工家长解决后顾之忧,有效减轻家庭教育支出,更通过多元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从“托得住”到“托得好”,会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正以有深度、有温度、有趣味的服务,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长。正如北门社区党委书记谭国仔所言:“我们不仅要解决假期看护难题,更要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孩子心中的‘快乐驿站’、家长信赖的‘温暖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