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赋能“三年初见成效”
走进江门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以下简称“市指挥办”),紧张有序的工作节奏中,充盈着务实、清廉、高效的清风正气。
立足“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之年,市指挥办将学习教育视为强基铸魂、转变作风、聚力攻坚的核心抓手,将学习成果深度融入“头号工程”的谋划、督导与落实的每一个环节,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赋能“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在五邑大地上催生出县域经济腾飞、城乡面貌蝶变、发展活力迸发的蓬勃景象。
江门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积极建设宜居县城、美丽圩镇、和美乡村。图为鹤山市鹤城镇五星村。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摄
作风砺剑
锻造“头号担当”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指挥办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干事创业的准绳,以指挥中枢体系为核心抓手,构建全链条服务保障机制,为“百千万工程”高效落地打造强劲组织引擎。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市指挥办成立临时党支部和5个党小组,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优化工作方式,完善工作调度、督查考核等全链条机制,形成“组织建在一线、职责落细落小、机制闭环运行”的攻坚体系。
为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蹄疾步稳、章法严明,力戒空谈、崇尚实效,跑出“百千万工程”加速度,市指挥办今年年初出台了《2025年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各工作专班重点任务清单》《2025年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各工作组重点任务清单》两份沉甸甸的清单。
“我们聚焦县域产业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风貌提升、集成式改革创新、社会力量助力等重点领域工作,以‘年度任务+月度计划表’的清单化管理模式,构建‘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时序可控’的推进体系,确保各项任务实施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市指挥办相关负责人说。
学习成效在一线实践中方能得到最直观的检验。“各党小组分片包干,紧密联系7个县(市、区)、11个工作专班及市属单位。‘四不两直’成为最鲜明的工作标签,‘沉下去、摸实情、解难题’的新风,让‘调研-督导-落实’的闭环真正有效运转起来。”市指挥办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市指挥办筑牢“红色堡垒”激活党员的“攻坚内核”,组建多支专项督导组下沉基层一线,通过“现场调研查根源+跨区对标学经验+靶向督导解难题”的组合拳,推动基层“疑难杂症”实现从“堵点”到“突破点”的转化,展现了学习教育锤炼出的硬朗作风和破局能力。
近段时间以来,市指挥办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下沉县(市、区)开展垃圾非法堆放问题专项督察。聚焦建筑垃圾违规倾倒、生活垃圾清运滞后、环境卫生管理缺位等人居环境痛点,通过现场勘查、调阅清运记录、核查企业资质等方式,扎实开展复核督察,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城管执法、生态环境等责任部门,为后续建立常态化的垃圾处置、监管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清风护航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我们以党建引领激发产业新动能。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首要目标,强化党建引领统筹谋划,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以务实作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市指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最直接地体现在服务发展的效能提升上,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374.05亿元,园区平台集聚效应凸显,11个特色产业园差异化发展,省级特色产业园总数全省第2。农业和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1250.39万人次,旅游收入140.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和23.9%,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汩汩活水。
深圳科技园江门园区。
务实的作风,催生了城乡面貌的深刻变革与融合共生的崭新格局。“我们创新开展镇(街)GDP试算工作,全国千强镇数量增至9个,‘八镇联动’成效初显。美丽圩镇建设扎实推进,4个中心镇对标小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建设,鹤山创新开展的‘光伏+农房’风貌改造提升项目入选省级试点,促进建筑分布式光伏规模和镇村建筑风貌同步提升。全市通过强化乡村运营理念,成立强村公司249家,遴选15个省典型村开展乡村运营先行先试,引入具有丰富市场经验的‘乡村CEO’,打造了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乡村产业项目。”市指挥办相关负责人说。
在鹤山市址山镇莲珠新村,新式农房用上光伏板做屋顶。江门日报记者 谌磊 摄
开发出春赏格桑花、夏观荷塘月、秋品稻花香、冬闻桂花酿“全季旅游”模式的台山市台城街道桂水村是15个乡村运营先行先试典型村之一。“我们通过对接九曲河农业科技、桂荷文化旅游两家强村富民公司,盘活13.33公顷农田提供代耕托管服务,带动莲子、黄皮等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引入总投资3亿元的‘桂水年华’文旅项目,打造荷花嘉年华、帐篷营地、侨韵市集等丰富的时尚年轻项目,每年吸引游客超60万人次。”桂水村党支部书记余伟强说。
桂水草坪音乐节。
清朗高效的作风环境,为深化改革攻坚凝聚了最广泛的共识,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赋权强镇’改革大刀阔斧,累计下放501项行政服务事项至镇(街),计划总投资829亿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在4个县域、17个镇域全面铺开,有效激活了镇域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服务保障持续加力,配套新增优质学位超过1.2万个、医疗床位3500张、普惠托位2100个,257处老年助餐服务点实现所有镇(街)全覆盖,让公共服务更加温暖可及、普惠均等。同时,广泛凝聚侨界资源等多元力量深度参与,一个党政企社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已然形成,这正是作风建设涵养出的最优发展生态。”市指挥办相关负责人说。
江门的长者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