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光者①|造个“超级容器”捕捉“幽灵粒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年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这一承载着全球粒子物理界期待的国家大科学装置,正式运行取数。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反应堆中微子探测器,它不仅凝聚着中国基础科研的突破性成果,更镌刻着17年来700余名科学家与无数普通建设者的奋斗印记。即日起,江门先锋宣传平台推出《捕光者——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人物图谱》系列视频,让我们以捕光者的第一视角,解构“国之重器”的筑造密码,感受科技、人才与创新协同奔赴,迸发的磅礴力量。敬请关注!
延伸阅读:
江门中微子实验知多D
中微子是组成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粒子之一,宇宙诞生之初就产生了大量中微子,它不带电荷、质量极其微小,并且几乎不与任何物质相互作用,穿透能力强,非常难以探测,因此被称为“幽灵粒子”,吸引着无数科学家前赴后继地去探索。
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位于位于开平市金鸡镇地下700米处,可以探测53公里外台山和阳江核电站产生的中微子,并以超高精度测量它们的能谱。江门中微子实验使科研人员能够对来自太阳、超新星、大气和地球的中微子开展前沿研究,并将开启探索未知物理的新窗口,包括对不活跃中微子和质子衰变的搜寻。
江门中微子实验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导的一个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于2015年启动隧道和地下实验室建设,成员涵盖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科研机构的约700名研究人员。今年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已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成为国际上首个运行的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