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战今年第16号台风“塔巴”,台山市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严阵以待,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高标准做好防御工作,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织密防风防汛“安全网”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台山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部署台风防御工作,抢抓时间窗口,全面激活市镇村三级防汛应急指挥体系,确保各项防御措施精准落地。各镇(街)、各部门迅速响应、积极应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做细做实各项防御工作,以坚固严密防线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迅速组建13支“党员先锋队”, 深入一线对城市内涝、城区供水供气、山体边坡、公园绿化、灯饰灯光、垃圾处理、户外广告牌等城市运行设施以及在建工程进行全面的隐患排查。截至目前,清疏排水管网约1公里,清理雨水口500多个;排查树木9800棵,预先疏枝、修剪、加固树木280棵;巡查平湖路、岑边村等处边坡5000平方米,主次干道50多条次(90多公里),城市桥梁25座,排查户外广告设施93处、10379平方米。
市公安局党组提前组建6支共150人的应急突击队,实行24小时全天候待命,针对沿海堤岸、低洼区域、易积水路段及人员密集场所,持续加强巡查频次和隐患排查力度。各派出所紧密配合属地政府,有序组织危险区域群众安全转移,着力确保应转尽转、不漏一人。全面强化对主干道路、事故易发点及易涝节点的巡逻管控和应急疏导,及时发现并处置道路安全隐患。
市应急管理局党组迅速集结党员志愿者前往新宁体育馆,提前预置床垫、医药、食品等应急物资,做好应急避难场所开放前的工作准备。截至7日21时,台山全市已转移8406人,安置1037人,所有安置点均按“五有”标准保障群众生活。
市水利局党组紧急动员120多名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并成立6个技术督导小组,重点对水库、山塘、水电站、堤防、水闸、在建工程、山洪灾害点和农村易涝区等风险点的关键部位进行全面排查。全面落实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准备,针对重点薄弱部位,提前预置抢险物料、专业抢险力量,做足应急抢险各项准备工作。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派出8个检查组下沉一线,指导各镇(街)加强对渔船、渔港、渔塘、山边养殖场、种植农田设施、农业生产企业等的安全生产及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督促落实好临险人员转移措施。
市住建局党组迅速行动,积极部署,对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等安全防范情况开展重点督查,其中危大工程均已制定应急分方案和配备相应防御物资。引导全市113个物业小区做好防风防汛工作,重点排查物业小区地下停车场、地下车库等低洼点防涝安全隐患,并配备防洪挡水板210组,沙包超8800包,发电机约103台,固定抽水泵超4000台,应急抽水泵约150台。发布预警信息3006条,检查自建房899栋次、农村危房和削坡建房33间、保障房16栋次2252套、直管公房486间。
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再次落实落细防台风“六个百分百”要求,全面核查渔排养殖场、海洋牧场、海上风电平台等地作业人员撤离及船只回港避风情况,强化回港渔船管理,加固船只锚缆,严格落实“定人联船”制度,通过渔船通导系统、微信群等渠道,及时发布防风指令,依托渔政轨迹监管系统、AIS系统等加强检查,坚决防止渔船顶风离港出海,全力筑牢海上安全防线。截至7日18时,台山1838艘国库船、115艘港澳船流动渔船、3540艘乡镇自用船全部回港避风。针对184艘外市渔船在台山避风的情况,台山切实做好管理和服务。
目前,“台山1号”养殖平台已进入防风状态。平台生活设施电源全部关闭,门窗紧闭锁固,室外设备进行了紧急加固。为确保养殖试验安全,人员在撤离前已投放足量鱼料,并对箱体进行了防护处理。平台依托太阳能光伏供电,监控系统运行正常,可实现对平台安全的实时监测。“我们利用监控系统实时查看情况,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隐患。”台山海洋集团安全生产小组成员、党员杨仲斌表示。截至6日17时30分,包括“台山1号”3名工作人员及六家养殖企业27人在内的所有海上作业人员均已安全撤离,31艘作业船只均在各避风港口安然停泊。
川岛镇严阵以待,渔船渔排避风工作有序开展,全镇22艘客运船舶、674艘国库渔船、1217艘自用船,由89名网格员落实“定人联船”,2841名作业人员和25艘南沙渔船于9月7日9时前全部回港避风;58个蚝排、149个鱼排等367名作业人员也于同时间全部转移。目前,应急物资、队伍准备到位,水利设施安全排查完成。后续将持续关注台风动态,保障群众安全。
北陡镇352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加强对辖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安全巡查。重点对那琴半岛、浪琴湾、山海澜岸等景区采取全面防控措施。截至目前,3家滨海景区已全部关闭,并同步对游客做好劝离工作。那琴半岛酒店党支部切实发挥阵地作用,组织30余名工作人员对环海栈道、海边泳池、树木进行加固。
四九镇党员干部携带防风宣传手册、应急联络卡,以分片包联形式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确保宣传全覆盖。在低洼地段村落,干部们逐户叮嘱群众做好门窗加固、物资储备,重点排查独居老人、困难家庭住房安全,协助转移贵重物品;对种养殖基地,详细讲解棚体加固、作物防护技术,做好台风期间农业生产应急工作。
海宴镇通过镇、村(社区)两级微信群、应急广播、入户通知等方式,及时向群众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和防御知识,累计发放防御台风告知书1250份。设置临时安置点 28个,转移群众581余人,为安置点配备折叠床、饮用水、方便面等生活物资和应急物品。
筑牢守护群众的“战斗堡垒”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先“风”而行、迎“风”而上,“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就地激活,第一时间下沉各村(社区)宣传引导群众提升防范意识、逐一排查风险隐患点、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在防风防汛一线筑起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的“红色屏障”。
“台风快要来临了,这块防水布可能会有连着竹竿一起掉下来的危险,我们先帮你把这些收起来。”在三合镇新安松花嘴村,驻点党员干部和村“两委”干部正小心翼翼地收起一自建房的防水彩条布和支撑竹竿,并提醒户主严加防范、注意安全。为筑牢台风防御的“安全墙”,三合镇各职能部门及各村(社区)对在建建筑工地、林地、农村自建房、养殖场、田间看护房等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排查,要求及时停工撤离,提醒工作人员及村民群众落实各项应急防范措施。截至目前,已落实在建建筑工地停工8处,林业停工10处,转移养殖场口19个,转移户外作业人员447人。
广海镇党委迅速组建党员突击队,火速奔赴水闸、渔港码头排查防风加固情况,仔细检查缆绳固定强度,叮嘱船主做好应急准备,不放过一个风险点。广海镇鲲鹏村党委闻令而动,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对进港避风的123艘渔船进行逐一登船检查,确保海上作业人员全部撤离,并精准排查消防、救生设施隐患,筑牢防风安全线。与此同时,在镇党群服务中心临时庇护点,驻鲲鹏村选调生党龙正清点生活物资、铺设床位,并一一电话确认应转移人员名单,确保安置工作不漏一人、有序到位。
为全面排查安全隐患,抓实抓细台风防御准备各项工作,赤溪镇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定人联船”责任制度。党员干部带头行动,深入各网格片区对渔船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渔船100%回港避风。赤溪镇渡头村“两委”干部袁殿晔一整天都在走村入户,争分夺秒地提醒辖区内的渔民、咸围养殖户及时撤离,“阿叔,台风天你的渔船要停靠在码头,人也要回岸了,注意安全。”
“你们五个到村尾施工现场看停工没,你们三个转移这8户重点人员和咸围养殖户……”汶村镇茭一村党总支书记陈健柏一大早就开始争分夺秒安排防汛工作,深入劝导咸围养殖户转移,落实危房户、重点人员等到安全地带防避风险,巡查施工场所,通知户外施工作业停止,检查闸口情况,做好泄洪排涝准备等相关工作。
全市网格员、志愿楼长切实发挥“前哨站”作用,迅速入网进格,落实落细防台风各项工作部署,确保“不漏一处、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台城街道各村(社区)与驻点团队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全力投入防灾工作。针对独居老人、游耕户等重点人群,工作人员采取“逐户敲门+电话确认”的方式,逐一核实人员情况,明确转移安置点和接送方案,坚决做到应转尽转、不漏一人。“您家附近是削坡隐患点,一旦发生滑坡非常危险!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安置点,现在就来帮您转移!”东云社区网格员耐心劝导群众。在发现环北一巷31号、33号周边存在削坡风险后,东云社区迅速组织转移10户共22名居民,确保大家及时避险。
开展防风防汛宣传、转移危险地段人员、检查辖区内泵站及水闸等排涝设施……面对台风可能带来的险情,端芬镇全体党员干部、网格员与时间赛跑,全镇应急救援队伍140余人全员出动迎“风”而上、挺身而出。“阿婶,台风就要来了,你们这边不太安全跟我转移到临时安置点吧。”“老板,要来台风了,现在还有没有户外施工人员呀?。”端芬镇锦江村网格员梅键锋冒雨走村入户,耐心劝导并协助辖区内各企业商户落实户外人员“百分百”安全转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