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党建引领聚合力 奋勇攻坚焕新颜——里村社区以组织优势打赢防疫攻坚战
来源:中共江门市委组织部 发布日期:2025-10-12 18:00:00

“里村地处中心城区,人口密集、结构复杂,老旧房屋多、卫生死角多,治理难度确实不小。”里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坦言,“但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硬仗!”面对基孔肯雅热疫情与城中村环境问题的双重挑战,里村社区深入开展“大排查、大动员、大整治”行动,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两清一灭”攻坚战,实现了环境面貌与党群关系的双提升。


组织先行,下好统筹部署“先手棋”

“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在疫情突发的紧急时刻,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市、区领导驻点指导,与党员干部、志愿者并肩作战,极大提振了队伍士气。市委组织部、市检察院、中交四航局等20个市直、区直单位和国有企业,累计组织约7000人次支援力量投入攻坚,形成强大的攻坚合力。

这场合力攻坚的背后,是一套高效运转的作战体系在强力支撑。前线指挥部统筹协调,下设参谋、入户、旧村整治、黑点拔除等专项小组,制定《里村攻坚作战表》,实行“日清日结”机制,实现日均清理垃圾50吨、整治黑点10个,形成“任务明晰、责任到人、推进有序”的闭环管理。

“我们建立了‘每日会商+动态研判+分组包干’机制,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每项任务都落到实处。”里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介绍。临时党支部成为战斗堡垒,整合起市、区下沉单位、建筑企业、物业公司等多方资源,构建起“党支部统筹、单位协同、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格局,为攻坚行动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精准发力,打出环境整治“组合拳”

“这户堆积物多且杂乱,需要重点关注。”党员志愿者在登记表上认真标注。在这场攻坚战中,精准摸排是第一步,社区通过上门入户与清理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工厂、商铺、旧村、新村、各类小区及公共区域开展多轮地毯式排查,精准掌握了100多间闲置房屋、危房及各类卫生死角信息。对易积水点、狭窄冷巷等区域登记造册,建立“问题清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每个数据背后都是群众的健康安全”,参谋组基于病例分布分析精准锁定疫点,聚焦清除蚊媒滋生地核心目标,针对性清理周边楼顶绿植、鸡棚等黑点。围绕旧村杂物堆积、残垣断壁等问题,采取“人工+机械”“清运+消杀”同步作业,实现“整治一片、清洁一片、巩固一片”。


党员干部配合铲车开展垃圾清运


环境整治队伍对卫生黑点杂物垃圾进行清运


面对废旧房屋、残垣断壁这些“硬骨头”,党员干部总是冲锋在前,配合钩机、铲车等重型机械开展集中拆除。“我们党员就要啃最硬的骨头!”一位正在清理废弃房屋的突击队员擦着汗水说,“这片区域情况复杂,但越是困难越要向前冲,一定要给群众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在窄巷深处,党员志愿者们俯身清理积存垃圾,细心排查每个角落。通过持续攻坚,累计清理空置屋及园地72处、冲洗冷巷216条,昔日“脏乱差”的局面得到彻底扭转。

环市街将攻坚一线作为考察识别社区干部的重要平台,结合“两委”换届工作,把干部在防疫中的现实表现作为评价使用的重要依据。通过一线察实绩、看担当,进一步树立“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


泮海蓝湾小区启用无人机清理顶楼杂物

消杀队对辖区卫生黑点进行消杀


党群同心,共绘美好家园“新画卷”

“阿姨,清理这些积水,就是保护咱家人的健康。”党员志愿者耐心地向居民解释。在这场战斗中,宣传工作始终走在前头。党员干部入户走访、张贴公告、派发蚊香蚊片,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居民理解整治工作的必要性。面对部分群众对清理富贵竹、泡沫箱等行为的抵触,坚持“情法并重”,逐步化解疑虑,赢得群众理解。


党员志愿者开展防蚊灭蚊入户宣传和信息登记


党员干部们的付出,群众都看在眼里。“看着社区干部们这么拼命,我们坐不住啊!”许多居民深受感动,从“看客”变为“同路人”,主动递上凉茶、协助清理房前屋后。“现在环境一天比一天好,垃圾清了,蚊子少了,生活更舒心了。”在村里住了多年的刘奶奶站在整洁的巷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环境上,更体现在居民的心态上——越来越多的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监督者”“建议者”,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正在这里形成。


党员干部清理住户周边乱堆放垃圾杂物


如今,走在里村社区整洁的街巷,看着居民脸上洋溢的笑容,看到的不仅是一场环境整治的胜利,更是一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接下来,里村社区将持续深化城中村管理,以健全“精细化组织动员、常态化环境保洁、规范化房屋管理、网格化联系群众”等四项机制,不断提升城中村治理精细化水平,切实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