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锻造高素质干部铁军
近日,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召开,对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和人才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审议通过了《中共江门市委关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 为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实施意见》及4个相关配套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就是4个配套文件之一。记者注意到,这是多年来,我市首次在市委全会上对干部教育培训文件进行研究审议,体现了市委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根据《十条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有效解决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难点”“痛点”,我市提出实施“两提两建”四大行动,共十条具体措施,着力增强侨都党员干部“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
△彭伟宗 摄
实施“两提两建”四大行动
办好江门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着眼于此,我市“两提两建”四大行动聚焦干部的政治能力、专业化能力、教育培训阵地建设、教育培训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一一提出对应的工作举措。
政治能力是硬杠杠。在实施政治能力提升行动方面,我市将突出提升干部政治能力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核心地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习培训的重点,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干部作风教育,打造“初心使命讲堂”“为民服务讲堂”“自强奋进讲堂”,用好本土资源凝聚奋进力量。
练就过硬本领是根本目标。在实施专业化能力提升行动方面,我市将突出提升干部专业化能力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关键地位,围绕深入推进“六大工程”,从“走出去”“请进来”和“沉下去”三个维度提出增强干部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等有力措施,持续加强干部的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
去年底,我市组织了精干力量前往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实地培训,取得良好效果。接下来,我市每年将前往先进地区举办10期以上市管干部专业化能力专题培训班,每年举办10期以上“干部大讲堂”,邀请国内知名院士专家、先进地区领导干部和行业领军人物作专题辅导,重点培训园区建设、产业招商、城市规划、“双碳”、新能源、安全应急等新理念、新知识;同时,深入推进新时代基层干部主体培训行动计划,使广大干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4月7日,江门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联合举办2022年第三期江门干部大讲堂。图为台山分会场
同时,我市还将实施培训阵地建设行动,突出干部教育培训阵地建设,从建强党校阵地、打造侨务阵地、做优自学阵地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重点是强化市县镇三级党校体系化建设和打造全国侨务工作培训基地。此外,实施培训保障体系建设行动,重点突出干部教育培训保障体系建设,提炼可复制推广的“江门经验”,建立本土好课评选机制,打造一批精品课程;落实训用结合,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考察使用全过程深度融合。
精准施策补齐干部培训短板
建设新时代侨都,离不开高素质干部队伍。
近年来,我市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干部培训工作的部署,以思想理论武装为中心,以专业化能力提升为关键,以发挥侨资源优势为重点,坚持以本土红色资源为依托,构筑了一套有地方特色、较为完善的立体化干部培训体系。
△去年3月6日,蓬江区作为全省基层团组织换届选举“云直播”示范点,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开展社区团支部换届选举。
特别是过去一年,我市高质量完成市县镇村四级换届,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学历、专业等结构显著优化,班子功能进一步增强,实干担当的用人导向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我市干部培训体系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十条措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并注重吸收近年来全市在相关工作中的经验做法,针对薄弱环节精准施策,充分体现侨乡特色。
总体而言,《十条措施》作为江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未来两年的“施工图”,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是服务工作大局。《十条措施》突出抓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并以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树立正确政绩观、激发担当和斗争精神为重点,着力打造“三个讲堂”,有效提升党性教育质量水平。同时,围绕深入推进“六大工程”,设计更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一系列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计划。
其次是注重问题导向。《十条措施》针对干部教育培训遇到的党校阵地不强、干部自学积极性不高、精品课程缺乏、调训难度大等突出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实施“三名”计划、建立训用结合机制等若干操作性强、可量化的具体举措,有效解决干部教育培训的难点痛点。
深挖本土资源,也是《十条措施》的显著特点。接下来,我市将更加重视运用本地红色资源和“侨”资源打响干部培训品牌,着力打造全国侨务工作培训基地;以“江门经验”为重点,开发案例式课程和现场课程,构建精品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