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导师帮带制”赋能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近年来,恩平市积极探索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导师帮带制度,抓细抓实年轻干部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全链条工作,着力缩短年轻干部的业务“探索期”和“空档期”。
全面建立导师帮带制
针对年轻干部基层经验不足、能力提升不快、成长进度缓慢等现实问题,恩平市在市(县)镇村三级全面建立导师帮带制,为机关年轻干部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两委”干部选配导师,实行结对帮带。“导师帮带制”由恩平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各单位党委(党组)具体落实并开展调度、管理、考核和服务工作,推动导师帮带工作走深走实。目前,累计建立帮带关系489对,其中60对完成帮带结对,顺利“出师”。
“导师帮带制按照‘有短板就要补、有需求就要帮’的思路,科学精准开展结对帮带,助推年轻干部成长进步。”恩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对前,结合导师专业特长、工作经验和培养对象特点、能力、发展方向等,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确定帮带关系。结对后,通过面对面帮带、手把手传授等方式,帮助帮带对象提高协调复杂问题、处置突发事件、调处矛盾纠纷等方面的实战本领。同时,还紧扣年轻干部的特点,从理论武装、业务学习、群众工作和作风建设四方面入手,重点抓好党性教育、专业培训、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年轻干部的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和实战能力。
各单位创新方式开展帮带工作
围绕年轻干部“帮什么”“怎么帮”,恩平市各单位党委(党组)结合实际,创新方式、精准发力、有的放矢,积极构筑“立体化”帮带路径。恩平市委社会工作部举办“半小时课堂”11期,由导师按需“备课”,围绕业务盲点、政策难点和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辅导授课,提升年轻社工干部业务能力。恩平市信访局开展“春雨润民心 信访解民忧”活动,组织帮带对象深入开展接访下访211批次1125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3宗。良西镇组织年轻干部进网入格,听民意、聚民智,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4件,服务群众上百人次。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年轻干部展现的创新思维和工作热情不断得到提升。冯国鹏是牛江镇昌梅村的一名新任村干部,他热心推动村产业发展,但苦于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对村情村需不够了解,一直没有取得工作上的突破。了解到这一情况,牛江镇党委安排昌梅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冯洪光担任他的导师。冯洪光充分发挥自身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带领冯国鹏实地考察村里的各类资源,引导其科学制定方案、分析项目可行性、测算收益回报等,并加强与多方的沟通合作,通过不懈努力,协助推动牛栏咖啡馆成功落地,为增加村集体收入开辟新路径。
帮带工作初显成效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年轻干部每一步的努力,都将积累成巨大的成就。“到村里群众家宣传和排查,我去敲门,怎么也不让进门。”良西镇松柏根村驻村选调生钟铭进入职时,最担心跟村里群众打交道。自驻村以来,钟铭进的导师、良西镇党委书记侯惠琴和松柏根村党支部书记吴荣惠没少带着他往村里跑。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钟铭进不断学思践悟,逐渐成为做基层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经过导师们的辛勤劳动,帮带成效日趋显现。110余名帮带对象分别成长为各自业务领域的“骨干能手”,其中提拔为股级干部24人次,获得县级及以上荣誉表彰16人次;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被评为2023年恩平市“最美基层工作者”。多名镇党委书记纷纷表示,通过导师引路,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工作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已经成为推动乡镇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恩平市委组织部定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各单位落实帮带情况进行调研督导,及时评估分析帮带工作的成效,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谈心谈话,强化考核保障,切实帮助解决帮带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导师帮带制”实施以来,共落实谈心谈话1735人次,开展“青苗学堂”4期,引导年轻干部谈工作亮点、谈具体做法、谈长期规划,晒工作成绩,形成“对标找差距、看齐促提升、争优当示范”的浓厚氛围。
“开展结对帮带,既提升了年轻干部的综合素养,又让年轻干部学有榜样、争先创优,实现自我价值。”恩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导师帮带制’看似只为了帮带年轻干部,实质上更是促进了恩平新老干部交流切磋、互助互促,携手并进,营造奋发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不断为恩平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