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干部工作

让“十五五”成为年轻干部成长的黄金期

     时间: 2025-11-06 17:00:00               文档来源:粤讲粤政微信公众号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五年,也是年轻干部担当重任的重要时期。要把握机遇,将年轻干部培养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锻炼,助力其在时代大潮中砥砺成才,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深化党性锻炼,筑牢立身之本。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年轻干部正处在“拔节孕穗”的关键阶段,必须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刻领悟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须创新党性教育方式,打造“情景体验+政治仪式”相结合的沉浸式课堂,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红色基地研学等方式,让党性教育触及灵魂、融入血脉。全面推行“政治导师”制度,由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一对一传帮带,引导年轻干部在理论滋养中坚定方向,在风险考验中站稳立场,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

重视基层历炼,深植为民之根。根深方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基层是贴近群众的最前沿,是砥砺作风的主阵地。年轻干部要主动沉到一线、走进群众,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岗位担任实职,在与群众同甘共苦中体悟民情、汲取智慧,真正读懂“人民”二字的千钧分量。要坚决破除“镀金”心态,推动年轻干部驻村驻点、蹲苗历练,同步建立民情档案、实事清单,把为群众解决了多少难题、带来了多少实惠作为评价关键指标,推动年轻干部在为民服务中锤炼本领、涵养初心。

加强岗位磨炼,提升履职之能。岗位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干事创业的平台,也是磨炼能力的磨刀石。要有计划地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到关键吃劲岗位上去锻炼,让他们在挑重担、啃硬骨头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推行跨域轮岗、实战竞技等机制,打破部门、领域界限,推动多岗位交流锻炼,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探索建立“能力图谱+任务清单”对标管理模式,精准识别干部能力短板,实现靶向赋能,帮助年轻干部在破解难题、推动落实中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努力成为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

投身实战苦炼,锻造担当之肩。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真正的硬本领,往往是在应对重大挑战、化解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锻造出来的。组建年轻干部突击队、工作专班,把年轻干部安排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去,直接投身重大项目、应急处突、风险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在风吹浪打中强筋壮骨。推行“战训一体”的培养模式,每完成一项重大任务,及时组织复盘推演,总结评估、反思提升,帮助年轻干部在“苦水”里淬火、在压力中成长,真正练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硬脊梁、铁肩膀。

经受环境锤炼,涵养清廉之风。优良环境和过硬作风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要坚持严管厚爱结合,加强纪律教育和廉政提醒,运用典型案例深化警示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全面推行“作风指数”评议机制,引入服务对象、基层群众参与评价,营造比担当、比实绩、比作风的良好生态。年轻干部要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生活,把监督视为一种爱护、一种鞭策,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不断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听取不同意见中完善自我,涵养闻过则喜、从谏如流的胸襟和气度。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让“十五五”成为年轻干部成长的黄金期,关乎长远、意义深远。组织的“精心培养”是土壤,干部的“自我砥砺”是根基,二者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唯有将组织的系统谋划转化为干部的自觉行动,把组织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干部的成长动能,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为实现宏伟目标锻造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可靠生力军。

相关附件:
./t1047058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