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

我市大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高企培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时间: 2020-05-13 16:00:00               文档来源:江门日报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围绕加速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把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高企培育作为“一把手”工程来大力推进,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多层次良性发展的研发机构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数据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研发机构6家,省级研发机构476家,市级研发机构1677家。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61.9%,主营业务5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 

建立覆盖各级各类型,研发机构的政策体系

为做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高企培育工作,近年来我市以“优化构建橄榄型研发机构体系”为目标,相继出台了《江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备案资助办法》《江门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资助办法》《江门市高水平科研平台资助办法》,基本建立起覆盖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型研发机构的政策体系。

不仅如此,我市还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大力度投向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产业发展急需的研发机构,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资助500万元,省级最高资助200万元。在2017年至2019年期间,我市财政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奖补扶持资金高达3.92亿元。

2017、2018、2019年,我市省级工程中心分别新增121家、104家、53家,新增数量连续两年排全省第三,累计数量395家,稳居全省第五位。

我市还支持龙头科技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新型研发机构,引导其研发服务向产业延伸,并建设了6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0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也做到了省、市级各3家,全面覆盖了我市5大主导产业。

据了解,接下来我市将出台实施新的“科创十条”,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同时,还将梳理、完善、释放政策,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对标先进,以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更优质的创新服务,打造更加良好的创新生态。

构筑协同创新共同体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新一轮省部院产学研合作这一契机,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构筑协同创新共同体,企业研发机构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

校企研发机构建设力度,不仅是评判一家企业研发能力的主要标尺,更是衡量一个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今年初,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的“广东省新型聚酰胺6功能纤维材料研究与应用企业重点实验室”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挖掘锦纶的更多特性,解锁锦纶的更多‘技能’,离不开科研。而科技的加持,也赋予了锦纶产品更多的特性,让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该公司技术总监陈欣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用科研引领发展,公司成立的第一个十年,就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设备的国产化。“未来,我们还将依托广东省新型聚酰胺6功能纤维材料研究与应用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重点拓展民用和军用两个领域的锦纶材料的研究,并引导建立功能性聚酰胺产业技术的国际行业标准,引领产业进一步发展。”陈欣说。

据了解,我市还与中科院、工程院、省科学院及国内50多所高校院所加强合作,共建研发机构550家,引进企业科技特派员350名,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000多项,累计申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00项,获得省经费超亿元,有力促成了优质技术成果到我市企业转移转化。

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近日,省科学技术厅、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公布了广东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全省共有10525家企业被认定为广东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的广东盈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560家江门企业入选,增速连续3年位居珠三角前两名。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认定的高企如江门市舒而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已在此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充分彰显了科技担当。

如今,我市又将研发机构作为企业创新的强芯硬核,推动项目、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实现了“90%的科研项目在企业、90%的研发费用在企业、90%的技术成果在企业、100%的高企建有研发机构”,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推动了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

目前全市累计有效高企数量达1582家,2017、2018年连续两年增速居珠三角第一,2019年居珠三角第二。

相关附件:
./t156813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