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

聚天下英才!江门出台“十条措施”助力“人才倍增”

     时间: 2022-04-18 20:00:00               文档来源:江门日报

人才聚则事业兴,人才强则国家强。

当前,江门正处于追赶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根本在人才、关键靠人才。

近日,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召开,提出将紧紧围绕事业链、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到2025年要引进10个以上国际一流水平的科学家团队、100个重点领域的领军人才、1000名急需紧缺的博士人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把江门打造成为产才融合的示范之城、开放创新的活力之城、人才生态优良的宜业宜学宜居之城。

栽好梧桐树,方能引得凤凰来。能不能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用好人才,环境尤其是制度环境很关键。

结合“六大工程”,江门研究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人才倍增”工程的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分四大部分,制定共十条具体举措,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集聚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的国家重要人才战略支点城市。“十条措施”的发布,让人看到江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决心。

△彭伟宗 摄


依托三重优势吸引各路英才

市委高度重视抓好人才工作,由市委书记担任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亲自谋划推动相关人才工作,并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人才倍增”工程。

在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上,江门进一步提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贯彻落实省委新时代人才强省“五大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人才工作,让人才第一资源的观念真正树立起来,让重视人才、尊崇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氛围真正浓厚起来。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从三个维度分析,不难发现江门抓好人才工作起码具备三重优势。

江门有汇聚人才的扎实产业基础。作为省委、省政府规划发展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布局城市之一,江门是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可以为人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江门有培育人才、成就人才的创新载体。侨乡拥有“国之重器”江门中微子实验站、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江门双碳实验室、全国首家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等重大平台载体,让各路英才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江门有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环境。江门的营商环境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是著名的中国侨都,与海外华侨华人联系紧密,东西方文化在这里激荡交汇,形成了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文化基因。

为了把这些优势充分释放出来,江门要凝聚起推进“人才倍增”工程、建设人才强市的强大势能。为此,市人才工作局会同有关单位,制定了深入推进“人才倍增”工程十条具体措施,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海纳英才推动江门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


高质量推进人才培养

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全会强调,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最大的投资,要把人才的自主培养摆在首要位置,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新优势。

江门蕴藏着巨大的人才培养潜力和提升空间。《措施》提出,将实施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强基”计划,提升教育人才专业素质,推进医疗卫生人才协调发展,凝聚乡村振兴人才力量,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重点领域专门人才队伍建设。

其中,江门将深入实施“教学质量年”,大力推进“新强师工程”,建立江门教育人才库,每年按照全市教师队伍总数10%的比例培养骨干教师,培养600名以上县级教学名师、100名以上市级卓越教师;加强卫生健康人才梯队建设,加大专项公开招聘、全科医生培训和定向培养医学生力度,每年新增2000名医疗卫生人才;实施乡村工匠侨都技艺传承计划,“十四五”期末农村人才总量达到20万人,创建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100个。

另一方面,江门将积极夯实基层治理人才基础,建设社工人才培育基地和实训基地,加强社工专业人才培养;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加强与港澳司法交流协作,大力培养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法治人才队伍。

此外,江门将实施产业人才“锻造”计划,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综合竞争力,实施侨乡企业家国际化行动,培养一批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涉外事务的企业家人才。锻造一批产业工程师和侨都工匠,实施产业工程师集聚计划,发布紧缺工程师人才目录和工程师地图,每年新增产业工程师2000人以上。在产业园区推行“园区技校”项目,发挥企业培育主体作用,加强与高职院校开展多形式合作,推动“双元制”现代学徒和企业新型学徒培训。支持江门市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升格为职业本科,支持每所中高职院校重点建设3—5个与本地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群),培养更多产业急需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更大力度培养战略人才力量

战略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

在自主培养人才的同时,江门还将以更大力度培养战略人才力量,坚持“四个面向”,拓宽引才国际视野,用好海内外华侨华人人才众多的优势,瞄准“高精尖缺”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郭永乐 摄

《措施》提出,江门将实施科技人才“提质”计划。具体而言,将瞄准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精准发力,制定“院士牌”三年行动计划,对带产业项目落户江门的,给予产业项目补贴。支持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在江门新设立研究院,给予启动资金补贴和运营补贴。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江门将培养具有创新创造活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各类人才培养引进支持政策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大力实施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对青年科技人才创业团队给予启动资助,让青年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对引进的全职博士博士后给予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

此外,江门将实施华侨华人人才“汇聚”计划。接下来,江门将深化江港澳人才合作,实施港澳青年就业创业计划和港澳籍高校毕业生引留行动,鼓励港澳高校组织学生到江门实习;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给予创业的港澳青年一定额度创业担保贷款和部分贴息,创业失败的给予限额补偿。同时加快建设江门(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体系。

相关附件:
./t498728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