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位置: 首页  >  热门资讯
再度披甲赴荆楚!江门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发!
来源:江门发布 发布日期:2020-02-12 10:00:00

继2月9日,江门首批15名医护人员出发支援湖北后,2月11日,江门第二批赴湖北抗击疫情医疗队共13名医护人员在市卫生健康局集结出征,支援湖北!

2月11日中午,由市中心医院、五邑中医院、市人民医院、开平市中心医院13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我市第二批赴湖北抗击疫情医疗队,在市卫健局集合完毕,整装出发,驰援湖北省荆州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总指挥林应武代表市委、市政府到场为大家送行。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今天你们肩负着救治患者、抗击疫情的伟大使命、光荣使命,承载着江门侨乡460万人民的重托,即将奔赴湖北荆州战疫前线。我们为你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也为你们喝彩。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病魔,一定能够打赢抗击疫情的阻击战。”林应武叮嘱队员们,到前线以后要听从指挥、团结协作,要确保安全、完成任务。

△大家合影留念,喊出了“中国加油,湖北加油”的口号!

 “你们一定要平平安安地凯旋归来,到那个时候,我再在这里迎接大家。”在出发现场,林应武与队员们亲切合影,一一送大家上车,与队员们挥手话别,目送医疗队的车辆驶去。

记者了解到,我市第二批赴湖北抗击疫情医疗队以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的专家和医护人员为主,共有4名医生、9名护士,将到湖北荆州开展救治工作。为了保障前线医护人员的安全,我市调配了10天的防护装备,由队员们一起带去湖北。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湖北需要我们支援,我义不容辞。”我市第二批赴湖北抗击疫情医疗队队长、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刘凌云说,他会保护好队员、带好队伍,让大家团结一致、攻坚克难,给当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给他们带去信心,一起战胜病魔。 

 “这次出征,就是下定决心站到疫情的最前线去,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相信一定可以胜利!” 开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温嘉强说,新冠肺炎可控可治,他一定会在救治病人的同时保护好自己,希望家人不要担心,等他回来。

“收到出发的通知后,我连夜把头发剪短了,更好地保护自己,才能护理更多的病人。”开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梁玉明说。

市领导胡钛、赖燕芬、周津明参加送行活动,并为医疗队授旗、献花。

面对病毒,避险原是本能,但江门的这群医务工作者却主动请战,逆向而行。第二批医疗队共有4名医生、9名护士,分别来自江门市中心医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江门市人民医院、开平市中心医院。

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23岁。当日,记者采访了部分奔赴前线的医护人员,倾听了他们的心里话。

刘凌云: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刘凌云,江门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是中山大学呼吸内科研究生,从医已20余年。在2003年“非典”爆发时,当时还是研究生的他,参加了广州非典抗战。

作为已有过一次经验的“老兵”,凭着多年在呼吸内科打拼的经验和对此次疫情的了解,他意识到,江门市中心医院作为三甲龙头医院,在关键时刻肯定要派出人员援驰武汉,所以,在还未收到上级通知的时候,他在1月26日(年初二)已写好了请战书。在请战书上,他写到:作为呼吸内科的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参与过03年抗SARS非典疫情的高年资医师,身感责任重大。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特此向医院党委请战,愿随时听从医院党委调遣,义无反顾,奔赴一线。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出应有的贡献。定将竭尽全力,不辱使命,尽吾之所能。

刘凌云的妻子康丽玫是江门市中心医院产科的护士长,在得知丈夫的决定后,表示了全力支持。还在就读初一的大儿子一开始也不理解,非常担心爸爸是否有危险,跟爸爸说:“你不要去!”后来,经过夫妻二人的沟通和教育后,孩子也支持父亲的决定。刚刚满三岁的小儿子,已经交给江西老家的老人照顾。此时还是幼儿的他,还不知道父亲要去完成一个怎样的任务。

作为此次救援队的队长,他感到,肩上担负的不单单是个人的使命,更是整个团队,甚至是整个江门地区的荣誉。17年前,他初生牛犊不怕虎,前往“非典”一线英勇抗战。17年后,当年还是小伙子的他已过而立之年,是上有老人,下有妻儿牵挂的顶梁柱。刘凌云还没有把消息告诉家中80岁的老母亲,他说,老人身体状况不好,即使出发也不想家人知道。此次出征,定要为了团队和集体的荣誉,不辱使命,打赢这场硬仗!也会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

马清蓝: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挽救更多的病人

马清蓝,江门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主管护师,是此次援助医疗队的一名“女将”。从事护理工作14年,曾于2018年被选派赴钟南山院士所在的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省呼吸疾病研究所)进修。

在选派人员支援武汉的通知发出前,她收到护长填写家庭情况的表格,当时她就意识到很可能要派人去支援武汉。谈及报名的原因,马清蓝用了四个字“职责所在”。在呼吸科里,她年资比较高,护理经验也比较丰富,因此收到通知后她毅然决然报名请战。“如果没有此次疫情,我原本也打算再要一个孩子。”马清蓝哽咽地说,但在严峻的疫情面前,如果我不冲锋在前,就只能由年资较低的年轻的护士去,因此我必须去!

义无反顾的她,与同在卫健系统工作的丈夫商量。毫无意外,丈夫对她的决定非常理解与支持,他说:“你必须去,家里有我就行了”。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决定出发前再告知父母。家中的儿子只有6岁,还在上幼儿园,马清蓝告诉孩子,“妈妈去打病毒了,要好好听爸爸的话。”马清蓝说,无论前路如何,我一定会尽自己的能力保护好自己,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挽救更多的病人!”

李福全:去最需要的地方,守好最后的防线

李福全,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护师,江门人。90后的他,毕业于广东药科大学护理专业,从事护理工作已有4年,科里同事都非常喜欢他。ICU护长对他的评价是聪明、勤奋好学,专业技术全面,熟练掌握ECMO与CRRT技术。

谈及为何主动申请驰援武汉,李福全淡定地笑笑说,可能因为是热血的人吧,不少和我同届的同学、朋友,在广州或各地都被选派为省的第一批、第二批支援队出发了,所以,当我知道我也有机会去前线支援的时候,我什么都没多想就报名了,希望能去武汉尽自己微小的一点力量。就这样,27日晚还在值夜班的李福全,28日凌晨五点,就收到了护长确定他为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的短信。

李福全说,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在关键时刻就应该承担起救死扶伤的责任,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技术和力量。他平时所处的ICU,就是与死神抢人的地方,这次去支援,也必将深入最前线,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去最需要的地方,守好最后的防线,挽救更多的生命。定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和重托,做好最周全的自我防护,凯旋归来。

家中父母即将退休,在与记者谈话的过程中,他抽空给父母打了电话,告知了家人。父母表示,会支持儿子的决定,并嘱咐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回家。

彭景钦:职责所在,冲锋在前,义不容辞

“我严肃认真确切的报名”在看到工作群发出的选派人员支援武汉的通知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肺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彭景钦第一时间报名。毕业于暨南大学医学院的他,从医已有16年,一贯以其崇高的思想觉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以及对医学事业的无限热爱,周到细致地救治每一位病人,在病人、同事和群众的认可度颇高,先后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带教老师”“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并曾荣获省级演讲比赛二等奖和一等奖。

彭景钦认为,援武战疫,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首先,身为党员,在危急时刻,必须第一时间主动站出来,“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义不容辞!其次,自己的年资也较高,一直以来从事呼吸专业,接诊过许多危重症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第三,作为一名中医医生,一名有着省级和国家级中医药专家师承经历的继承人,中医专业知识扎实,在病毒性疾病的救治过程中具有相当优势。他说:奔赴这场疫病的战场,是一名医师的行业职责所在,是一名共产党员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体现。该冲在前,决不能退缩,正如名族英雄林则徐所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彭景钦的妻子也经历过非典,曾在非典疫区工作过。在电话中得知丈夫的决定后,她给予了坚决支持,“医护人员就应当站在第一线面对疫情。这时,正是我们发挥专长的时候。”

彭景钦说,一开始,母亲有些心疼和担心,有点反对的意见,但听了我的解释后,很快就接受了我的想法。自己定会做好防护,凯旋归来。

赖阳军:早点打赢这场仗!

同样即将出征的赖阳军,是一位90后男护师。今年22岁的他,是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肺病科(呼吸科)的一名护士,也是此次援助医疗队年龄最小的医护人员。虽然2015年才入职,但他的护理经验却非常丰富,在工作的第二年,就参加了2017年医院组织的对H7N9病人的救护工作。当时,身为医院特护小组成员的他,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坚持了11天。当时,因为怕父母担心,事后才告诉他们。

当得知要组建医疗队后,他主动找上了呼吸科的护长,说“我有经验我上!”赖阳军说,救死扶伤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场战役早晚都要打,即便这次没去,如果疫情蔓延到江门,还是要面对,不如早点去争取,去抗争,早点打赢这场战!

独自一人在江门打拼的他,因工作原因不能经常回去看望父母妹妹,时常寄钱回家。听说赖阳军要出征,身为护士的女友也是全力支持,反复嘱咐他要注意安全。家里的父母,姐姐也表示了全力的支持。姐姐反复叮嘱,要注意防护,只有先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更多的人。

陈世友:时刻牢记党旗下的誓言

陈世友是市人民医院疾病控制科的副主任医师,身为院感医生,自疫情发生以来,他深深地知道,抗击疫情离不开完善的院感保障。整个春节假期,陈世友都与科室同事一起组织防控培训、开展疫情防控督查、配合疫情需要优化防控流程、定时上报数据等,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

在得知组建援驰医疗队时,陈世友就第一时间报了名,时刻准备着,随时出征。他说:“作为一名医生,要对得起身上穿的这件白大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在党旗下的誓言;作为一名援驰医疗队队员,要发挥专业优势,尽快进入角色开展工作,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圆满完成任务!”

此外,陈世友的妻子是人民医院检验科的医生,也报了名,按照指示,目前在大后方做支持。“我女儿正在北中医读中医专业,希望让她知道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应有的担当,并能够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陈世友说。

温嘉强:相信一定可以胜利

温嘉强是开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他说,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刚开始有一点担忧,但是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都奔赴前线,我们也义不容辞,这是我们医护人员的使命。这次出征,就是下定决心站到疫情的最前线去,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相信一定可以胜利!”

刚开始,当知道温嘉强报名奔赴一线时,家人都很担心,但他耐心解释,新冠肺炎可控可治。经过沟通,家人也表示理解和支持。“我一定保护好自己,做好防护,你们不要担心,等我回来。”他对着镜头对家里人说。

梁玉明:短发出征,方便护理更多的病人

“昨天收到出发的通知后,我连夜把头发剪短了,更好地保护自己,才能护理更多的病人。”开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梁玉明说道。阳光下,她的“露耳短发”显得十分清爽。

此外,梁玉明的母亲身体一直不太好,常年需要服药。一边面对着需要照顾的父母,一边面对着奔赴“战场”的使命感,她还是选择踏上了援驰湖北的列车。刚刚,在赶来的路上,她仍在叮嘱小姑、妹妹、舅舅照顾好父母,“希望他们在家里平安、健康地等我归来”。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疫情就是命令,你们没有丝毫犹豫,果敢地积极报名参战,带着家乡的情谊,带着乡亲的重托,踏上了一条抗击之路!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生命重于泰山,你们是最美逆行者!请一定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我们在家乡等着你们凯旋!

战疫!

我们一定能赢!